郭靈:發展香港生態遊 助力旅遊業轉型升級-紫荊網

郭靈:發展香港生態遊 助力旅遊業轉型升級

日期:2025-04-08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郭靈

近日,發展局就南丫島前石礦場用地、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以及尖鼻嘴和白泥的生態旅遊發展項目,向本地發展商發出了提交意向書的邀請。各有意參與的發展商可在3個月內提交意向書,預計這3個項目將在未來4年內陸續進行招標。筆者深信,本港旅遊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若能將本地生態遊與“片區開發”模式有機結合,不僅能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提高項目發展的速度和靈活性,還能進一步強化政府與發展商之間的合作關係,對推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及促進與大灣區的融合具有深遠意義。

事實上,本港擁有極為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發展潛力巨大。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曾明確指出,香港應充分利用其逾千公里的海岸線和超過200個島嶼的資源優勢,加快推動旅遊業的升級轉型,實現“香港無處不旅遊”的願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也強調,要充分利用本港豐富而獨特的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推廣島嶼及海岸旅遊。由此可見,發展生態旅遊,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已成為本屆政府的工作重點之一,旨在通過激活本港生態遊的巨大潛力,為本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發展局採用與北部都會區3個項目相同的“片區開發”模式,向市場發出意向邀請,旨在提高項目發展的效率和靈活性,使發展項目能夠盡早推進。同時,這一模式也能強化政府和發展商之間的協調與合作,為未來深化推進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片區開發”作為本港土地開發的一種新模式,要求成功中標的發展商在完成土地平整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後,保留住宅用地自行發展,而公共設施如道路、休憩用地等則需交回政府管理。這一模式不僅有助於激發市場活力和提高土地開發效率,還能提升工商界參與本地發展的積極性。同時,充分利用市場力量既能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又能增強政府發展政策的靈活性和效率,加速土地發展,進一步推動本港與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要知道,對內推動本地產業轉型升級,對外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融合發展,是港府未來施政的核心任務。特別是在香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充分調動和引導市場力量,推動本地各行業在轉型升級的同時,深化與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激活香港與大灣區的協同效應,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是港府亟待解決的問題。相信政府通過將“片區開發”與發展生態遊相結合,能夠為北部都會區及大灣區融合的長遠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係香港資深時評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江心雨 監製:連振海
習近平: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外交部發布雙語重磅視頻:《不跪!》
外交部重申中美未就關稅問題磋商或談判
李家超與斯洛伐克共和國副總理會面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