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逸豪:《噤若寒蟬》——港英時代的政治審查

范逸豪:《噤若寒蟬》——港英時代的政治審查

日期:2024-08-06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范逸豪

今天的香港,言論自由被視為理所當然,很多人以為這是拜“自由”的大英帝國所賜。如果持有這種觀念的朋友,歡迎關注《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1842-1997)》(下稱《噤若寒蟬》)。這本書。作者是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本地法律史學者——吳海傑教授。筆者在剛過去的書展因為師長的推薦而留意到這本書,讀後讓人恍然大悟:原來言論並非天生自由,香港的言論自由之路也曾經有過很多不為人知的坎坷。

香港缺乏歷史教育,以至於大多數年輕一代提起香港的歷史,往往就始於鴉片戰爭的不平等條約,然後就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侵略時期,再之後就是1980年代香港乘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東風一躍成為國際大都會。從1842年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香港的歷史當然不僅僅是這寥寥幾十字可以概括,在我們忽略的歷史盲區內有多少影響我們今天生活的往事?《噤若寒蟬》是一部深入探討香港過去殖民統治下的言論自由狀況的重要作品,引領讀者從一個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原來大家習慣如空氣的言論自由,並沒有想像中的唾手可得。

在真正殖民統治時期的香港,並沒有殖民統治者的歷史告訴我們的那樣祥和快樂,這是作者希望透過《噤若寒蟬》告訴讀者的一個真相。書中運用大量當時的報刊、解密文件、重要人物書信等史料,從史料的角度客觀的還原出港英時期,香港政治、社會及法律方面鮮為人知的一面。

該書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探討了1842年至1997年香港的三個不同時期:1842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67年以及1967年至1997年。這樣的三段式結構使作者能有條理地梳理並分析這半個多世紀以來香港言論自由的變遷軌跡。

我們知道,言論自由並不僅僅是口頭的自由表達,還包括出版等形式。書中談到的第一個時期是1842年至1949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殖民統治時期,那時候的香港並沒有得到倫敦當局的太多照顧,甚至連尊重也沒有。作者通過大量資料的梳理,勾勒出了這一時期香港言論環境的嚴峻狀況,原來英國殖民當局對報刊和言論的種種限制措施,如實施出版許可制、設立報刊註冊制、對批評殖民地政府的報導進行查禁和扣押等。這些手段使得香港在這個時期的言論自由受到了很大壓制,報業經常面臨被查禁、扣押或遭受其他處罰的風險,不得不採取自我審查的策略。

新中國成立到1967年反英抗暴之前的時期,算是香港市民力爭言論自由的艱苦時期,作者研究發現,港英當局因為香港社會的愛國主義情緒不斷高漲,不得不收緊對報刊和言論的管控措施,甚至公開承認這些管控是為了應對所謂的“中共滲透和顛覆活動”。作者深入分析了港英當局如何通過修訂法律、實施間接控制等方式,收緊對報業和輿論的掌握。這一階段,香港媒體和言論自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厲打壓,也有不少輿論工作者因言獲罪。

反英抗暴讓港英當局意識到,不可能一味打壓言論自由,也不可能阻礙香港市民的愛國行為。這讓港英當局在1967年後逐步開放對言論的管控,因為要維護香港的社會穩定。但同時,當局也始終保持緊盯和控制,介入一些被視為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輿論事件,作者分析了港英當局如何在“有限度開放”與“收緊管控”之間不斷權衡調整,以應對香港回歸祖國前日益複雜的政治環境,這種情況維持到1997年為止。回歸後的香港才算擁有了相對完整的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在香港回歸祖國後,一直受到基本法第二十七條的保障。但2019年的“黑暴”逾越了言論自由的邊界,嚴重衝擊了國家安全。基本法序言與總則開宗明義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只有國家安全,才有言論自由。經歷過2019一劫的讀者在閱讀《噤若寒蟬》一書後,更應該知道今天所擁有的自由來之不易。

(作者係就是敢言計劃成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孫藝寧 監製:姚潤澤
李家超:熱烈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一”艦編隊訪港 展雄姿亮風采
駐港國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區國安法治絕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李家超:助力國家中醫藥“走出去”
習近平同巴西總統盧拉舉行會談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