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等級比大熊貓還高!北京發現世界極危物種低斑蜻
今年5月初,北京市海淀區水務局水生態健康監測團隊在上莊水庫沿岸執行水生昆蟲調查時,首次發現類低斑蜻昆蟲。近日,經過北京林業大學相關專家複審鑑定後,最終確定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ver3.1)中極度瀕危(CR)的昆蟲綱蜻蜓目昆蟲——低斑蜻。
低斑蜻隸屬於蜻蜓目蜻科蜻屬,又名六斑蜻、琚珀蜻,是一種體型較大、翅具色斑的蜻科動物,多生活於低海拔的河湖溼地環境。從外形上看,成蜻體長28mm,翅展60mm,身體通常呈現黃褐色至黑褐色,有時體色較淺,但大多數雄蜻體色藍黑色,在其翅膀的基部、中部和端部都具有明顯色斑。低斑蜻曾廣泛分佈於我國華北、華東等地區,在每年4至5月份羽化為成體進行繁殖。2011年,北京農學院吳超發表的《北京蜻蜓目昆蟲名錄及地理分布》寫道,“低斑蜻在北京可能已經絕跡”。
“對低斑蜻來說,它需要的環境是靜水小型水域,對水質的要求也比較高,以前稻田、小湖泊是理想棲息地。但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農田、自然形成的小型湖泊逐漸減少至消失,其生存環境也隨之在城市裡消失了。”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森林保護學科副教授史宏亮說,“其他珍稀蜻類,在平原地區棲息地減少的情況下,多數會選擇飛入山間尋找新的棲息地。低斑蜻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種羣遷移擴散能力不強,這使得它們在面對環境壓力時更加脆弱,這也是造成目前低斑蜻極度瀕危的一大原因。”
聊及低斑蜻的瀕危程度,北京市海淀區水務局水生態健康監測項目負責人陳乾闊表示,以大家熟悉的國寶大熊貓作比,目前低斑蜻的瀕危等級比大熊貓還要高,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白鱀豚的瀕危等級相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評審低斑蜻等級時,曾預估其數量不足5000只,因此被列為“CR”(極度瀕危)級保護物種,同時聲明該物種全球種羣數量正在逐年下降,因此保護好低斑蜻自然棲息地至關重要。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