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鄭敏坤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它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基礎,書中提出的天人合一、陰陽平衡、順應四時等理念,一直被人們視作養生保健的最高準則。書中記載了十三個中藥方子,四烏賊骨一蘆茹丸便是其中一個。這是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中醫婦科方子,歷經了千年實踐考驗並廣泛沿用至今,堪稱千古第一婦科名方。
四烏賊骨一蘆茹丸僅有四味藥材,即四份烏賊骨,一份蘆茹(茜草),用雀卵和成丸,再用醃魚或淡乾魚煮湯送服。後世許多治療婦科疾病的方劑,都是在這古方的基礎上創建而來的。如清代名醫張錫純的安沖湯、固沖湯、清帶湯,能治療月經不調、閉經、崩漏、白帶等婦科問題。究竟這四味藥有何作用,為何能解決諸多婦科問題?婦女如何利用它來做日常養生?製作及服用過程有什麼講究?以下將結合《內經》原文為大家介紹。
1.「四烏賊骨」
首先準備四份烏賊骨。
烏賊骨又稱海螵蛸,即海產品墨魚的內骨。墨魚為水中生動之物,腹中有墨,味微鹹澀,能入腎臟。墨魚骨為腎所主,這是墨魚補腎的精華部分,且能固精止血。而準備四份,是寓意上通肺氣,將精血分佈到人體四肢。
2.「一蘆茹」
再準備一份蘆茹(茜草)。
蘆茹就是現今的茜草,汁紅入血,歸肝經。此藥有許多散在的小孔,能補能通,所以能補血通經,具有行血、止血、通經活絡等功效。用一份茜草,是由於女子月事所生之血,中醫稱癸水,而「天一生水」,代表的數字就是一。需注意,四份烏賊骨、一份茜草,需嚴格按照比例,因為數字也涵蓋著重要的治療信息。
3.「二物并合之」
將上述兩味中藥打成粉,混合在一起。
4.「丸以雀卵,大如小豆」
用蛋液將以上藥粉攪和一起,並捏成綠豆大小的藥丸。
雀卵就是麻雀蛋,但考慮到野生動物保護及食品安全問題,可用鵪鶉蛋或雞蛋代替。蛋卵為血肉有情之品,能補益精血。卵白主氣,卵黃主血,能補氣補血。蛋卵又能入脾,脾屬土臟位於中焦,有調和的作用。因此用蛋液調和藥物,能令其發揮更好的效果。
丸者緩也,養生補身切不可急功近利,應和緩地進補。有許多補益藥都會製成丸藥,需服用一段時日,緩緩圖之。
5.「以五丸為後飯」
每次飯前服用五丸。
「後飯」的意思就是飯前服用。使得藥力下行到肝腎,再吃飯以食物壓之。為什麼是服用五丸呢,因為五是土數,氣血由中焦脾土化生,也寓意補五臟。
6.「飲以鮑魚汁」
將醃魚或乾魚煮湯送服。
古代所說的鮑魚,並不是現在人吃的溏心鮑魚這種鮑魚。而是指醃魚或淡乾魚。將魚乾煮湯取汁作為藥引送服。醃魚味鹹,氣辛臭,性質平和,能通利腸道,有利水泄濁的功效。
現代女性生活壓力大,從讀書時期便開始為學業、工作、家庭而操勞。加上女性有每月行經的生理特點,使得婦女的精血更易耗散。本文介紹的四烏賊骨一蘆茹丸,具有益精生血,強壯肝腎,活血通經的作用。而且此方組成非常靈動,通補並用,能通能補,補中寓通。因此非常適合成年女性日常養生服用。但需注意:月經期間暫停服用;孕婦忌服;如有婦科疾病應及時求醫,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