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新寧:獲獎者是港青科創人才傑出代表 期待更多科學家為國為港爭光

盧新寧:獲獎者是港青科創人才傑出代表 期待更多科學家為國為港爭光

日期:2022-12-22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頒獎禮今日(12月22日)舉行。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致辭時表示,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在創科,創科發展的核心在人才。香港國際化程度高,法律體系完備,高水平大學匯聚,擁有延攬天下英才的獨特優勢,具備成為全球人才高地的巨大潛力。

盧新寧表示,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科學技術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命運和人民福祉。回首即將過去的2022年,雖然國際風雲變幻,世紀疫情肆虐,但人類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歇,科技領域的重大進展為我們這個艱難動蕩的世界賦予能量和希望。

盧新寧指出,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香港高等教育發達,科技基礎雄厚,高素質科技人才匯聚,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有能力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獨特貢獻。此次獲獎的6位科學家,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是香港青年創科人才的傑出代表。希望“中銀獎”眼光獨到,發現更多“千里馬”,也期待更多科學家脫穎而出,不斷取得前瞻性研究與原創性成果,為國為港爭光。

隨後,盧新寧分享了三點感受:

一是發揮創科優勢,增強發展新動能。從全球範圍看創科,過去50 年,從半導體到企業軟件,到消費互聯網、生物科技、新能源等,科技創新的領域在不斷迭代,世界各國都在搶奪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制高點。近年來,國家全力支持香港科創發展進入快車道,特區政府創科領域投入超過1500億港元,香港初創企業數迅速增至近4000家,風險基金在港投資額增長逾四倍,湧現出18家獨角獸企業,盡顯香港創科的獨特優勢和潛力。在香港由治及興關鍵期,最重要的是以科技創新的主動贏得香港發展的主動,依靠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特首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圍繞國際創科中心建設,提出四方面重大舉措,相信將對香港未來發展起到引領作用。

二是抓住戰略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去十年,我國研發投入強度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在2022年科技集群百強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蟬聯全球第二,香港與內地的創科合作空間無比廣闊。中聯辦將一如既往推動兩地優化創科合作的頂層設計,健全聯合資助機制,推動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擴大對港開放,鼓勵共用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共享科技資源。也希望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分享國家科技發展重大機遇的同時,為國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是延攬天下英才,激發創科潛力。很多科創界朋友都跟我說,香港不缺科創資金,不缺孵化設施,最缺的還是創科人才。可以說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在創科,創科發展的核心在人才。香港國際化程度高,法律體系完備,高水平大學匯聚,擁有延攬天下英才的獨特優勢,具備成為全球人才高地的巨大潛力。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等香港創科發展重點領域,瞄準中青年科研人員,獎勵在香港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有利於激發起全社會的創科潛力。希望更多香港企業關心支持創科,為科研人員追求科學夢想創造更多機遇、提供更好保障。

盧新寧表示,相信只要社會各界凝聚共識、匯聚力量,一定能將香港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國際人才高地。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趙欣 校對:劉雨桐 監製:姚潤澤
駐港國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區國安法治絕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李家超:助力國家中醫藥“走出去”
習近平同巴西總統盧拉舉行會談
香港原訟法庭就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判刑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