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喝咖啡、別碰碳酸飲料,小心把鈣都涮走了,今後骨質疏鬆……”你有沒有被身邊人這樣關心過?香醇的咖啡、冰涼的碳酸飲料,難道這些“續命水”都要離我們而去嗎?別急,沒那麼誇張。畢竟,離開“量”談危害是不科學的。最新一期“科學”流言榜不僅對這一“名訓”進行了闢謠,還網羅了一批最新的健康流言予以集中打擊。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共同發布。
流言 狂犬病潛伏期長達十幾年
真相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急性傳染病,死亡率幾乎高達100%,嚴重威脅着動物致傷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社會安定。
潛伏期長短與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經分佈等因素相關。病毒數量越多毒力越強,侵入部位神經越豐富、越靠近中樞神經系統,潛伏期越短。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數據表明,99%的狂犬病毒會在1年內發作,根本等不了十幾年。與此同時,狂犬病毒潛伏期以1至3個月者居多,絕大多數病例從感染到發病時間為20-60天,一週以內或1年以上極少。有研究表明,狂犬病的最長潛伏期可以長達6年。
狂犬病毒通常在患病動物咬人後通過唾液進入人體。進入人體後,會在肌肉組織內逗留一段時間,少量複製,然後沿着神經末梢向脊髓和大腦方向前進,大約每天幾釐米。最後,病毒抵達腦部大量複製,直接攻擊人體的控制中樞,身體出現恐水、怕風等症狀。這時,免疫系統已經來不及提供保護了。
流言 動物致傷可用嘴吸血清創
真相 有人認為被動物抓傷、咬傷後,特別是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可以快速用嘴把污血和毒素吸出來,防止感染。
用嘴吸血處理傷口是很危險的行為。狂犬病毒暴露級別並非只取決於皮損程度,而與暴露部位神經數量相關。由於嘴部神經密集且更靠近大腦,較四肢等部位暴露後感染風險更高,因此用嘴清理傷口不可取。
被咬後,第一時間處理傷口自救很重要。去醫院前,可採用肥皁水或者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處理得越及時,越容易清除侵入傷口的病毒。若一時找不到肥皂清理,也可用清水進行最基本的沖洗,再及時就醫注射疫苗,降低感染狂犬病毒風險。
流言 茶沫和茶膜是農藥殘留
真相 用熱水沖泡茶葉,有時會浮起不少泡沫。一些茶水涼後,表面還可能會形成一層薄膜。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些茶沫和茶膜都是農藥殘留,需要撇掉。
其實,茶葉沖泡時產生的泡沫,主要是茶皁素和蛋白質類物質。其中茶皁素又叫作茶皁甙,是一種難溶於水的化合物。從目前的科學研究結果來看,茶皁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且能抑制脂肪的吸收。當然了,一杯茶中所含的茶皁素含量太少,也別指望它們能起到多大的抗菌作用。
至於茶湯是否出現泡沫、泡沫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茶樹品種與成品茶的外形。不同茶樹品種茶皁素含量有高有低,茶葉外形也不盡相同,這都可能影響茶沫數量的多寡。
與茶皁素形成的茶沫類似,茶涼以後表面形成的茶膜,主要是由氧化的茶多酚、碳酸鈣和其他形式的鹽組成的。而水的硬度、pH值、茶濃度和沖泡溫度等,都是影響茶膜形成的因素。茶的品種也會影響茶膜的形成。一般紅茶更容易形成茶膜,而白茶、黃茶、綠茶或輕度加工的烏龍茶晾涼後基本不會形成茶膜,這是因為紅茶相較於其他品種的茶葉,發酵時間較長,氧化程度更高。
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茶葉農藥98%都是脂溶性物質,它們並不溶於水,所以不可能形成泡沫或冷卻後結成茶膜。同時,目前也沒有實驗研究證明農藥殘留與茶膜或茶沫之間存在聯繫。
流言 咖啡和碳酸飲料導致“骨鬆”
真相 有一種說法認為咖啡中的草酸會影響鈣的吸收,而碳酸飲料中的磷酸會導致鈣的流失。因此,喝這兩種飲料勢必會導致骨質疏鬆。不過,對於咖啡因和骨質疏鬆症的關係世界各國仍在持續研究中,尚沒有證據顯示喝咖啡會直接導致骨質疏鬆症。
咖啡中的草酸與咖啡因的確與“鈣”有一些瓜葛:草酸可能會妨礙鈣的吸收,咖啡因則會增加尿鈣的流失。不過,問題的關鍵是量。研究發現,正常人每天適量喝咖啡(比如兩杯,含咖啡因200mg左右),並不會比不喝咖啡的人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還有人認為喝碳酸飲料會導致骨質疏鬆,理由是碳酸飲料中含有磷酸,而過高攝入磷會導致鈣流失。其實,磷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健康成年人每日磷的推薦攝入量為700mg,每100ml碳酸飲料含磷約13mg,只要不是每天喝好幾升,是達不到鈣質流失的程度的。
流言 “海蝦陸養”用猛藥吃不得
真相 網上流傳“海蝦陸養”過程中大量使用了抗生素導致藥殘超標,在運輸過程中爲了讓蝦保持新鮮,還會使用“保鮮保活劑”。因此這樣的海蝦吃不得。
“海蝦陸養”很少用藥,不會導致藥殘超標。海蝦的養殖週期一般為3-4個月,目前主要通過兩方面來進行病害防控,一是選用健康、抗病能力強的蝦苗;二是科學調控養殖水質、底質、溶氧、飼料精準投喂等要素。而投放抗生素會破壞水體平衡,反而容易導致蝦的死亡,所以養殖戶並沒有不規範用藥或過量用藥的動力。
另外,海蝦運輸過程中的保鮮主要靠降低水溫保活,不使用任何藥劑。蝦在長途運輸過程中,主要靠物理降溫,使蝦處於一種休眠狀態。在運輸途中只要確保水中的含氧量和水質清潔,這樣即便奔波上千公裡,到達目的地後恢復了水溫的蝦還是會重新甦醒過來的。
流言 長頭髮會吸收人體更多營養
真相 頭髮主要由毛囊、毛根和毛幹等部分組成。一般所說的“頭髮”是指頭髮露出頭皮的部分,也就是毛幹,其主要成分是角質蛋白,由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組成,不含神經和血管。死亡的角質細胞沒有新陳代謝,因此頭髮再長也不會額外消耗人體的營養。
唯一需要營養的是頭髮的毛囊,毛囊每分每秒都在代謝,無論頭髮長短,健康的毛囊都會按時按量地長出頭髮。不過,毛囊所吸收的營養佔人體營養的比例很小,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流言 硬水洗頭會導致脫髮
真相 硬水洗頭不會導致脫髮,但會影響髮質。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鹽類物質含量,主要是鈣鹽與鎂鹽的含量。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它的pH值偏高,呈鹼性。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洗髮水也是鹼性的。由於皮膚會分泌汗水和脂肪酸,所以頭皮呈酸性。當酸性的頭皮遇到鹼性的硬水和洗髮水,會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傷,頭髮也因此變得乾澀枯燥。長此以往,頭髮的韌性會逐漸降低。
因此,建議使用弱酸性洗髮水,定期清洗熱水器和淋浴頭,避免因洗髮水成分和水垢等因素影響髮質。
流言 基因檢測能“劇透”孩子天賦
真相 一些廣告宣稱能通過採集孩子的口腔黏膜細胞樣本,用基因技術分析智商、情商等指標,有的放矢地為孩子規劃未來。
不過,真相可能會讓家長失望。天賦有很多種,但是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實驗和文獻研究證明天賦與人類哪些特定的基因有關。因此,這樣的檢測沒有科學依據。
從科學本身來講,基因決定性狀是一個基本的概念,但是基因與基因之間的關係非常復雜。如果一個人帶有與某個性狀相關的基因位點,但這個基因位點可能與另外很多其他的基因位點相互作用,這些基因之間相互作用的調控網絡非常復雜,目前的這些調控網絡是沒有研究透徹的。
現在的科研人員,對絕大多數基因的功能並不清楚。檢測機構說的位點與天賦關聯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9.7%,是沒有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