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偉
從長期發展趨勢看,儘管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國內外多方面困難與挑戰,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內在動力強勁,未來保持5%左右持續發展的前景不會改變。
歷經改革開放後四十餘年的持續發展,中國經濟規模已從1978年的1,495.4億美元發展到2023年的177,947.8億美元,從2010年開始,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經濟規模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從1978年人均收入只有156美元的低收入國家,發展為2023年人均收入12,614美元的中高收入國家。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發展水平的提高,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經濟走勢也備受全球關注,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之後,國內外各界關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爭議頗多。從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看,中國經濟從過去幾十年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是工業化過程中經濟發展的客觀現象,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後,與歐美發達經濟體貿易摩擦增多,也是大國經濟崛起過程中國際市場競爭難以規避的現實。從長期發展趨勢看,儘管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國內外多方面困難與挑戰,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內在動力強勁,未來保持5%左右持續發展的前景不會改變。
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是客觀規律
準確把握一國經濟走勢,首先需要正確認識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從近代以來全球經濟發展歷史看,工業化時期各國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規律性。無論是西蒙.庫茨涅茲(Simon Smith Kuznets)對先行實現工業化的歐美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經濟增長的研究,還是錢納里(Hollis B. Chenery)對二戰以後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經濟發展階段性增長特點的實證分析,以及劉易斯(W. Arthur Lewis)的二元經濟理論,諸多學者的研究都揭示了各國工業化過程中經濟增長的一個共同特徵,即各國經濟在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演進過程中,經濟增速呈倒U型發展,在從傳統農業經濟轉型為工業經濟的工業化初期,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從農村和農業遷移到城鎮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以及服務業,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會帶動整個經濟增速會不斷提升。伴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從食品消費為主向工業耐用消費品消費為主的轉變,各國工業發展也基本遵循從食品加工製造逐步向輕紡工業轉型升級、最後轉型升級到重化工業的演變歷程,在這一演進過程中,由於重化工業消費品產業鏈更長、中間投入更多,重化工業耐用消費品需求增長對投資拉動作用較大,在產業結構從輕工業升級為重化工業化過程中,經濟都會出現加速增長。隨著居民耐用消費品需求日漸飽和,經濟的重化工業化進程進入重化工業增速不斷下降的工業化後期,在這一時期整個經濟會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速。在居民耐用消費品需求基本飽和之後,居民消費從商品消費為主升級為服務消費為主,經濟的工業化進程基本結束,進入服務業相對快速發展的後工業化時期,由於服務業產業鏈相對較短,服務消費需求對投資拉動作用相對較低,這一時期經濟增速將保持中低速增長。
中國是典型的城鄉二元經濟,經濟發展同樣遵循了一般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的改革開放,中國通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貫徹落實生產資料優先發展戰略,把建國初期工業經濟基礎薄弱、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經濟體系,成功發展為工業門類集全的工業經濟體系,但也存在輕重工業結構失衡、農業與基礎設施發展滯後等突出問題。改革開放後,以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城鎮國有經濟體制改革為核心,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中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階段,1978年到199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提高到8.3%。1990年以後,中國經濟進入了輕紡工業和家電快速發展的新一輪輕工業快速發展階段,1991年到2000年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進一步提高到10.4%。2000年以後,住房和汽車消費逐步成為居民消費的熱點,在房地產和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拉動下,中國經濟步入重化工業快速發展階段,2001年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進一步提高到10.6%。2010年以後,隨著城鄉居民家電等耐用消費品需求逐步飽和,汽車、住房等重化工業消費品需求跨越快速增長期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旅遊等服務消費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經濟進入第三產業相對快速發展的工業化後期,並逐步向後工業化時期演進,經濟增速趨於下降,從2010年的10.64%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7.04%,2016年到2023年期間,儘管經濟發展受到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經濟增速也基本穩定在年均5.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狀態。
未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正處於重大轉型發展階段,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後,過去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一系列矛盾開始顯露,如部分地區地方債務負擔過重問題顯現並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人口規模與結構的轉折性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也構成了多方面新挑戰,美歐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使中國外部發展環境變得更為複雜等。這一系列的困難與挑戰是轉型發展過程中難以規避的,無疑會成為制約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中國經濟長期高速發展已積累了深厚的基礎和創新發展能力,在宏觀調控方面也有充裕的空間和能力應對各方面挑戰,未來中國經濟有充足的潛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中央政府強有力的化債舉措將為地方政府釋放更強發展活力。在過去持續高速發展過程中,不少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地方專項債、融資平台抵押貸款與發行城投債等方式積累了大量債務負擔,這些債務主要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發展,所形成的資產對促進地方長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但債務發行是建立在地方經濟中高速發展基礎上,全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各地經濟增速回調的幅度不同,部分地區經濟增速下行幅度遠超過債務發行時的預期,規模龐大的債務還本付息超越了地方經濟與財政可負擔能力,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隱患。為解決地方債務負擔過重問題,中央政府在嚴格控制地方新增隱形債務基礎上,通過發行長期國債等舉措置換地方政府債務,近期公布的新一輪債務置換規模預計在人民幣6萬元到10萬元。通過實施債務置換政策,將地方政府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騰出來,改善金融資產質量,增強信貸投放能力,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資和消費、科技創新,促進地方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調整。
勞動力供給結構改善和全社會能力總量提高,是未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助力因素。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是人口規模進入趨勢性下降階段、人口結構快速老齡化少子化。我國人口規模從2022年開始出現下降,已從2021年的141,260萬人縮減到2023年的140,967萬人,預計到2035年將縮減到136,732萬人;0-14歲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已從2021年的17.5%下降到2023年的16.36%,預計到2035年將進一步下降到9.8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已從14.2%提高到2023年的15.4%,預計到2035年將進一步提高到23.85%;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已從2021年的68.3%下降到2023年的68.24%,預計到2035年將進一步下降到66.29%。人口規模與結構的這一演變趨勢,意味著我國勞動力供給規模將持續下降,預計將從2021年的72,176萬人縮減到2035年的65,308萬人。作為決定經濟潛在增長能力的重要因素,勞動力供給規模的持續下降將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從未來勞動年齡人口結構看,未來10年年輕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仍呈上升趨勢,16-18周歲、19-22周歲、23-30周歲三個年齡段人口規模的峰值分別在2030年(5,578萬人)、2033年(7,344萬人)和2037年(14,201萬人),從人的能力發展規律看,年輕勞動人口的勞動能力不斷上升,在30歲左右會達到高峰期。我們的研究表明,受年輕勞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影響,我國全社會勞動力的能力總量在2035年之前仍將不斷提高,未來10年中國勞動力供給規模縮減,但勞動力供給結構的改善和能力總量的提升,將成為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
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動力依然充沛。創新發展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永恒動力。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創造長期持續高速增長的世界奇跡,重要動力就是持續不斷的制度創新和科技進步。特別是2000年以後,我國自主創新發展能力持續增強,自主創新成為中國技術進步日益重要的來源。2000年以後中國專利申請量及其在全球專利申請量中的佔比都在迅速提升,分別從2000年的782件和0.84%,提高到2019年的59,187件和22.3%,從2019年開始中國超過美國,成為申請量最大、佔比最高的國家,中國已發展為全球重要的創新發展國家。近年來,美國為保持其全球技術領先地位,持續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受到一定的衝擊,但依然保持了強勁發展勢頭,2022年中國PCT專利申請量及其佔比分別提高到70,017件和25.22%,遠超美國的58,841件和21.19%,2023年中國專利申請量下降到69,598件,但佔比進一步提高到25.55%,依然領先於美國的55,578件和20.41%。強勁的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動力支撐。
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速仍將保持在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除以上因素之外,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是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貿易保護主義增多,近期典型的案例是歐美針對中國新能源車加徵高額關稅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這些貿易摩擦固然會對中國出口貿易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速的回升幅度,但中國貿易結構正在優化,憑藉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和突出的比較優勢,中國對非洲、拉丁美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正在提升,近年來進出口貿易仍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綜合各方面因素看,貿易摩擦增多會加大中國經濟短期波動的幅度,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中長期潛力,在勞動力素質提升、能力增強和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的支持下,未來十年中國經濟依然具有保持5%的中高速潛在增長能力。
(作者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