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教育局主辦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紫荊網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教育局主辦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

日期:2024-12-13 來源:紫荊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7周年及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10周年。青史箚記不滅,民族情感不熄,為悼念其時罹難的30多萬同胞,由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主辦,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承辦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在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旨在讓同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香港青少年銘記歷史,反思及珍愛和平來之不易,勿忘國恥,增強對國家歷史的認同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與使命。

照片一:香港教育局主辦,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承辦「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悼念儀式開始,全場參與者默哀一分鐘
香港教育局主辦,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承辦「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悼念儀式開始,全場參與者默哀一分鐘

活動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JP擔任主禮嘉賓,近600位學校校長、老師、學生,包括學界、辦學團體代表等眾多嘉賓到場,另有近五千多名師生經網上參與是項別具意義的活動。

照片四:教育局局長帶領一眾與會者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獻花
教育局局長帶領一眾與會者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獻花
照片五:教育局局長帶領一眾與會者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獻花
教育局局長帶領一眾與會者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獻花

主禮嘉賓、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致辭表示,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不會被遺忘,也不應被遺忘;悼念所有遇難同胞,同時要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那些受難者、倖存者是歷史的見證者,見證我們國家從戰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有國才有家。面對現時全球複雜多變的局勢,戰火仍在世界不同地方發生。蔡局長叮囑各位與會者銘記戰爭危害,要清楚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能裝備自己,居安思危,毋忘歷史教訓,更珍惜和平。

照片三: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致悼念辭
蔡若蓮局長指出,青少年要從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中,學習勇於承擔,堅毅不屈的的精神,好好裝備自己,成為維護國家主權,維護世界和平的貢獻者,建設和諧包容、和平友愛的世界

來自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的同學通過沙畫演繹,將戰爭的慘痛與悲涼一幕幕地呈現。然而,在哀傷過後,我們要銘記當中的教訓與傷痛,毋讓此等歷史再重現;更重要是展望未來,明白以「愛・和平」迎接世界和平大同,珍惜和平的寶貴價值。

1219739460
照片六:學生代表以沙畫演繹「愛與和平」
學生代表以沙畫演繹「愛與和平」
Cropped by 华龙芯 2024-12-13 17:18:50
中學生代表誦讀《和平宣言》

在話劇表演環節,由金齡演員帶領中、小學生以話劇,從戰爭中的倖存者李秀英、英國牧師馬基、德國商人拉貝及日本軍人東史朗等幾個不同的人物角度,還原歷史,讓與會者了解、正視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勿忘苦難,體會和平的來之不易與民族自強自立的重要性。

照片七:學生演繹南京大屠殺舞台劇
學生演繹南京大屠殺舞台劇
1218510235

歲月無情,記憶不滅,情感不熄。何漢權校長總結指出,全面抗日戰爭是整個中華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日本侵略者發動南京大屠殺等侵略行為,使中國人民背負重大苦難和傷害,堅持抗戰取得的勝利來之不易。今天的悼念儀式莊嚴肅穆,全埸活動無掌聲,但對南京大屠殺死難以及抗日戰爭犧牲的千萬同胞,大家深懷敬重與感恩,傳承「記憶責任」,銘記歷史,勿忘初衷,最大目的是「珍愛和平」並由此而衍生的推動世界文化,文明與進步的價值。載之於心,宣之於口,用行動實踐愛與和平,國泰民安。

照片九: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何漢權校長以「記憶責任」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致總結辭

來源:紫荊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黃沛臻 校對:王志杰 監製:廖國良
李家超:2025年香港將好事連連
保安局專責小組在泰國開展跟進工作 泰國政府承諾盡力營救被拐港人
李家超:明日起 持特區護照訪沙特指定口岸可落地簽證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