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這些教育大事、政策舉措,深深影響著與教育同行的每一個人。今天,我們一起回顧——

@全社會
全國教育大會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必須朝著既定目標紮實邁進。

@老師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發布,提出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

進一步加強教師待遇保障,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11月,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尊師惠師工作的若幹措施》,從醫療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務、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確的尊師惠師舉措。
@學齡前兒童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關係到億萬兒童健康成長。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中小學生
為深入推進中小學校園暴力與學生欺凌防範治理專項行動,教育部印發通知,明確校園暴力與學生欺凌防範治理專項行動具體要求,包括各校要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對欺凌行為進行認定,依法依規進行處理;要公布欺凌防治電話、郵箱和法治副校長、分管安全工作校領導電話,對來電反映情況落實首問負責制度等。

提筆就是練字時。9月,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規範漢字書寫教育,明確了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坐姿和執筆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學生正確掌握規範漢字的字形和書寫技能,提高書寫能力;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漢字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堅定文化自信等基本目標。
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明確進一步完善相關課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學低年級段側重感知和體驗人工智能技術,小學高年級段和初中階段側重理解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高中階段側重項目創作和前沿應用等。此前,教育部還公布了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單,確定了184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職校學生
深化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推進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建設……10月,教育部發文部署加強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並公布了第二批共6家國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分別為江蘇太倉、浙江寧波、浙江義烏、廣西南寧、四川宜賓、新疆昌吉。
@高校學生
實施本科專業目錄年度更新發布機制、完善本科專業類的設置與調整機制……3月,教育部印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發布12條舉措,對本科專業設置工作作出部署。
4月2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學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學位法,對規範學位授予工作,保護學位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學位質量,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銜接,部屬師大師範生公費教育有新變化。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從2024年起,國家在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施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本科4年,教育碩士研究生2年),支持符合條件的公費師範生免試攻讀本校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再履約任教。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9月25日發布,提出要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成才渠道,明確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到位於縣鄉中小微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施青年就業啟航、“宏志助航”等專項計劃,強化對困難家庭畢業生等的就業幫扶等。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最高層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關鍵支撐。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持續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提出要完善學科專業體系,強化國家戰略人才培養前瞻布局;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穩定支持機制等。
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轉發《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與申請學位實踐成果基本要求(試行)》,我國首個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與申請學位實踐成果質量標准正式發布,對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加快自主培養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具有重要開拓意義。
@關心教育的你
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教聯體”是以中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目標、以學校為圓心、以區域為主體、以資源為紐帶,促進家校社有效協同的一種工作方式。《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50%的縣建立“教聯體”,到2027年所有縣全面建立“教聯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