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李家超:把握歷史機遇 團結銳意改革-紫荊網

【紫荊專稿】李家超:把握歷史機遇 團結銳意改革

日期:2024-12-3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2024年12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會見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圖:新華社)

香港的2024年,是歷史性完成憲制責任、承先啟後、銳意改革的一年。

這一年,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我們歷史性完成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完成等待了二十六年八個月零十九日的歷史使命,不負中央所託,不負國家信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兩部重要法律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香港迎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最佳時機。

這一年,是本屆特區政府任期的一半,是帶領香港向前邁進、承先啟後的關鍵攻堅期,亦是加速高質量發展和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的重要時刻。

我們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推動解決住房、醫療等民生難題。我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持續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香港在不同領域的國際排名都有提升:重奪“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重奪世界第三;“世界競爭力”上升兩位,排名第五;“人才競爭力”上升七位,重上世界十大;世界排名保持第一的有“投資環境”、“國際貿易”、“商業法規”、航空貨運量等,反映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證明特區的施政方向正確。

這一年,在中央的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多項挺港惠港措施出台,支持香港金融和經濟發展,便利兩地人員往來。優化“個人遊”簽注和增加“個人遊”城市大大提振香港旅遊業,帶動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令香港市面回復熱鬧;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的第二份修訂協議,進一步擴大內地對香港服務貿易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優化往來港澳的人才和商務簽注,進一步便利兩地人員往來,協助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出多項金融支撐政策,強化互聯互通,提振股票市場,提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續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這一年,我發表了本屆任期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為主題,繼續貫徹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的“四點希望”,並就改革闡述理念和發展目標、關鍵措施及績效指標,力求改革求變,回應香港發展需求,呼應社會意見,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我早前赴北京向習近平主席述職,匯報了香港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的整體情況。衷心感謝習近平主席對我和特區政府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並指出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香港發展面臨新的歷史機遇;重申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我和特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創新創造中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為香港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國兩制”是香港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央再次強調“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制度自信,進一步鞏固香港社會的強大信心;同時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環球政經局勢複雜多變,香港亦處於關鍵的經濟轉型期。但香港憑藉“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多方面的成績都令人鼓舞。我們新一年的工作將以三個要旨為主軸: 

第一,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更好地發揮制度優勢。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香港的部署十分明確: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我們會堅持“守正創新”。“守正”是堅定做到貫徹“一國兩制”不動搖、不變形、不走樣,真正發揮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並時刻保持警惕,採取底線思維,堅守國家安全底線,持續推動香港“由治及興”;“創新”是改革、技術創新、強化體系,是補短板、破瓶頸、除障礙,與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相輔相成,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為香港繁榮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二,堅定把握歷史機遇,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銳意改革。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在《施政報告》提出,將全方位和跨領域地進一步深化改革,涵蓋治理體系、建屋造地、醫療體系、民生福利等多個範疇。例如:我們立法制訂出租住宅樓宇分間單位,設立合規“簡樸房”制度,有序取締劣質“劏房”;我們大力精簡土地發展程序,把“生地”變成可建屋“熟地”的時間縮短約三分一至一半,繼續拆牆鬆綁、利用科技和業界資源,以減低建造成本;我們全面審視醫療體系定位和目標,全方位推進基層醫療發展;我們將於2025年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助力中醫藥國際化;我們加大力度照顧長者,包括增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覆蓋範圍;我們擴展“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至全港十八區等等。

我和我的團隊力求深化改革,是為了治理的提升、結果的提升。但改革除了是特區政府的責任,亦是社會必須共同參與推進的重大任務。在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原則相適應下,行政立法機關必須團結一致,帶領社會各界自我革新,在各自領域和範疇銳意改革,識變、應變、求變,共同打開發展新天地。

第三,堅定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們會大力發掘經濟新增長點,同時推動各界抓住國家發展的巨大機遇,提升香港特區內聯外通的特點,積極投身於“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建設,並發揮我們“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為經濟注入更大動力,帶動香港發展。

特區政府會積極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培育新興產業。我們會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低空經濟、成立“香港藥械監管中心”為建立國際認可的新藥監制度做好準備。在科技、人才、教育等領域,特區政府力求創新,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推動河套港深創科園發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我們會透過一籃子政策加大扶持中小企力度,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引擎,讓北都五年、北都十年的景貌呈現於眼前。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創新亦永無止境。新的一年,在中央的領導和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作為、力行改革,全力以赴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讓市民分享發展紅利,全力強化自身所長,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作更大貢獻。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把握歷史機遇,銳意改革,我們一定可以建設一個更美好的香港家園!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5年1月號)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安濤 監製:張晶晶
外交部重申中美未就關稅問題磋商或談判
李家超與斯洛伐克共和國副總理會面
外交部:中方對伊朗爆炸事件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
活動預告|五一晚香港灣仔海濱將舉行無人機表演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