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帆:習主席關於橫琴的重要論述對港啟示大-紫荊網

梁帆:習主席關於橫琴的重要論述對港啟示大

日期:2025-01-1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梁帆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輝煌時刻,習近平主席親臨澳門,不僅為澳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更為港澳更好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特別是習主席關於橫琴合作區發展的“三個要看”標準、銳意改革、聚力攻堅、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等重要論述,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港澳未來發展的道路。日前,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全國港澳研究會致辭時也再次作了強調。

習主席提出的“三個要看”標準,即看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舉措和成果、看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的制度性成果、看以琴澳一體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的作用,彷彿一把明確的尺規,為橫琴合作區的開發建設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和檢驗標準。對香港而言,這“三個要看”同樣是清晰的指路牌。

近年來,香港社會在經歷動盪後,從陣痛中醒悟,更加珍惜與祖國的緊密聯系。香港作為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憑藉其獨特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以及豐富的專業服務和人才資源,正會同粵澳兩地攜手打造高水準開放平台。從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到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深化發展,再到近期北部都會區規劃實施,香港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融入大灣區發展新局。

當此之時,香港更應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加強與內地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推動兩地市場的一體化進程。通過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吸引全球優質資源和人才匯聚大灣區。

習主席關於銳意改革、聚力攻堅的號召,更是為港澳參與大灣區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在“一國兩制”、三種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進行的,沒有先例可循。

以上,皆要求港澳必須解放思想,敢於創新,勇於打破常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澳兩地應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粵港澳居民“心聯通”,共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一國兩制”優勢的國際一流灣區。

尤為重要的是,習主席強調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場摸着石頭過河的持久戰,須有耐心、有毅力,腳踏實地去推進。敢問,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和地區,可以統籌發展好8000萬人口,三種社會模式的地區?我們要本着對歷史負責、對港澳未來負責、對“一國兩制”事業負責的態度,謀定而後動,算大賬、算長遠賬。在推進過程中,要注重制度創新,加強內地與港澳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助力國家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

不過,面對全球經濟的深刻變革和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香港在由治及興的路上,還有許多癥結和桎梏未破除,如青年上流通道狹窄、房價高企上樓難、產業結構單一等。國際環境風雲突變,假如逆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深,美西方再打“香港牌”,作為“超級聯絡人”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從財赤到“才荒”,香港的管治隱患何解?對此,香港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從容姿態應對歷史萬變!

筆者呼籲香港社會各界的朋友們,把習主席澳門重要講話精神吃透!要緊密結合港澳實際情況,拿出鬥志昂揚、腳踏實地的勁頭,扎進大灣區建設的熱潮中去。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下,港澳和內地手挽手、肩並肩,共同拼搏、共同繪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壯麗新畫卷。

(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劉雨桐 監製:姚潤澤
李家超:2025年香港將好事連連
保安局專責小組在泰國開展跟進工作 泰國政府承諾盡力營救被拐港人
李家超:明日起 持特區護照訪沙特指定口岸可落地簽證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