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灣區:“中國作家第一村”冬春文學駐創季首場分享會舉行-紫荊網

聚焦大灣區:“中國作家第一村”冬春文學駐創季首場分享會舉行

日期:2025-01-13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Scan me!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2025年1月13日東莞報道:1月11日,東莞樟木頭“中國作家第一村”冬春文學駐創季首場主題分享會在中國作家第一村展館舉行。本次活動由樟木頭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指導,樟木頭“中國作家第一村”公共服務平台及東莞市作家協會聯合主辦‌。

分享會特邀《文藝報》副總編輯劉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執行主編、兼任中國小說學會常務理事崔慶蕾,以及《長篇小說選刊》主編、文學博士宋嵩參與‌。樟木頭鎮鎮黨委委員羅永光為分享會致辭,東莞市文聯副主席、東莞市作家協會主席胡磊擔任主持‌。

活動中,除了進行《煙火》的分享交流外,還舉辦《新時代語境下的中國傳統文化》主題分享會。現場嘉賓就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及其在新時代語境下的闡釋和認識進行深入交流‌。

《煙火》作者,中國作協第八、九屆全委會委員,天津作協原副主席,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作家第一村首任副村長王鬆向現場的文學愛好者講述創作經歷和心得感悟,從創作者角度解讀作品背後的故事,現場嘉賓先後分享閱讀感悟。

王鬆的長篇小說《煙火》以天津百年歷史為內容,提供一幅以波瀾壯闊的歷史鉅變為背景的天津城市的市井圖畫,通過對普通市民形象的刻畫,寫盡城市底層的世道人心。作品以老城裏為中心,輻射到碼頭、租界與市郊農村,繪製出全景式的天津文化地圖。

在談及創作過程時,王鬆老師坦言自己曾揹着水和麪包,走遍天津的大小博物館和當年的老城北門外。他深知,雖然歷史資料上記載詳盡,照片也能定格瞬間,但唯有親眼所見、親手所觸,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些歷史遺蹟所蘊含的“煙火氣”。這也正是王鬆創作《煙火》能夠成功塑造出如此鮮活人物形象的“祕訣”所在。

《煙火》小說滲透着濃鬱的天津文化,尤其是當地特有的曲藝文化。“《煙火》運用一種很有意思的寫法,借鑑相聲和評書的結構,非常生動有趣”,宋嵩認為這樣既豐富人物性格的刻畫和開拓,也展現天津人獨特的表達的方式和生存智慧。

一般來說“史詩”總以英雄形象為主角,而《煙火》中卻是做拔火罐的、刨雞毛撣子的、打門簾的、鞝鞋的、拉膠皮的……“《煙火》是熱鬧、紛繁的,但更醞釀着大雨落後的唏噓”,崔慶蕾認為,《煙火》並沒有選擇一個英雄人物作為支撐,而是採用一種相對散點的敘述方式,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小故事中又套着無數的人,彼此交織在一起,匯成時代的命運,看完之後非常地打動人。

而劉頲對此評價道,《煙火》的意義在於它讓每個人照見自己,看見自己,“其實我們在讀王鬆的時候,可能不是僅僅看一部小說,不僅僅是看那樣的一群人在那樣的一個年代,在那樣的一個地方是怎麼活着的,我們關鍵還看到人是如何拼命地活着,對照着我們共鳴的點,思考我們在今天又是如何為活着而拼命的”劉頲說。

東莞樟木頭“中國作家第一村”將推出一系列2025冬春文學駐創季活動,以"文啟樟程·共融筆耕”為主題,分為“回家”"啟程”兩大主題,寓意着文學的傳承與創新。在“回家”篇章中將迎來文學巨匠的歸來,共話文化傳承;在“啟程”篇章中,將開啟文學影視化的新旅程,探索文學與藝術的新融合。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Scan me!
編輯:劉可熠 校對:葉青 監製:蘇藝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打開看看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