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區火警頻發 居民擔憂消防安全隱患-紫荊網

中西區火警頻發 居民擔憂消防安全隱患

日期:2025-01-18 來源:地區報《港紙》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近期,中西區頻繁發生火警事件,嚴重影響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港紙》記者發現,火警現場的防煙門多數被打開,周圍雜物堆放,樓梯間的滅火器疑似過期且未經檢查等,火災隱患不容輕視。中西區區議會近日再次討論火警事件,強調社區需要更多支持,以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中西區區議員呼籲加強防火措施

中西區區議員劉天正表示,良好的大樓管理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火警,但許多“三無大廈”及唐樓在火警中仍面臨各種困難。他呼籲消防處加強對舊樓的支持,包括向居民派發“防火三寶”(滅火器、防火毯及火警偵測器),並在居民門口安裝警報器,以便及時逃生。此外,他希望市建局能夠恢復消防資助計劃,協助業主進行必要的消防安全工程,以確保居民的安全。

中西區區議員邱松慶指出,許多唐樓缺乏符合消防要求的設施,例如樓梯被堵塞和不合規的防煙門。此外,大多數居民為老年人,且租客流動性高,因此急需加強防火教育。他與其他議員曾進入唐樓進行防火宣傳,但居民的參與度不高。為此,他呼籲社區各方,包括區議員、關愛隊及消防處加強合作,提升消防安全宣傳,減少火災損失,保障居民的安全。

中西區區議員王倩雯對消防處的家訪計劃表示關注,她呼籲消防處提供已訪問大廈的統計數據,以便更好地支援居住於唐樓的長者。她指出,部分大廈因消防工程尚未完成而面臨困難,建議提供應急防火物資以保障居民安全。此外,她提到舊式樓宇的消防水缸設置在天台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底層為商舖的樓宇,並希望消防處能提供更多相關資訊,以解答市民的憂慮。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建議將消防改善資助計劃恆常化,以便業主在收到“消防令”後能及時獲得資助。此外,他強調煙霧監測器的重要性,呼籲定期派發這些低成本的安全裝置,以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火災的能力。

中西區區議員金玲關注外籍人士的消防安全宣傳,指出該區許多外籍居民對香港的政策及消防安全知識了解不足。她呼籲消防處和屋宇署加強針對外籍人士的教育,並建議在家居防火安全探訪中邀請區議員及關愛隊參與,以提升相關知識,幫助長者預防火災隱患。

消防處自2022年起

向舊樓派發“防火三寶”

消防處表示,自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二四年十月一日,已對中西區的樓宇進行31,713次消防設施巡查,並舉辦189次消防安全講座。針對舊式商住樓宇,消防處採取風險為本的巡查計劃,並強調業主必須每年檢查消防裝置。

為提升長者的防火意識,消防處自2022年起向舊式樓宇派發“防火三寶”,並於去年四月啟動家居防火安全探訪計劃,評估火警隱患並提供相關教育。

市區重建局表示,就議員建議推行新一輪的“消防資助計劃”,並考慮將該計劃恆常化,旨在減少申請個案集中於同一時間的情況,以避免推高工程價格。市建局作為該計劃的執行機構,將會把相關意見反映給政府。

冀當局加強對舊樓火警安全

及長者的支援

居住在海都樓的梁女士向《港紙》記者表示,海都樓陷入法團糾紛,淪為“三無大廈”。大量垃圾雜物堆積在後樓梯,讓她一度擔心會引發火警,危及生命安全。幸好經過中西區關愛隊多次出動協助後,如今情況已有大幅改善。

在中西區的舊式唐樓中,許多住客對火警隱憂深感不安。居住於順景樓的長者李太坦言:“我們這裏的樓梯經常堆放雜物,自己又行動不便,擔心發生火災逃生時發生意外,無法通行而被困住。”

住客陳先生也表示,唐樓內的消防設施老舊,不符合現代安全標準。他提到:“我們樓上的消防水缸已經多年未檢查,根本不知道是否能正常使用。”這種不確定性讓他感到焦慮。

另一受訪者王先生希望當局加強對區內舊樓以及長者的支援,並舉辦更多消防安全講座,以了解火警發生時,可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

來源:地區報《港紙》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孫藝寧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