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佐姣
在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2年談及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時便提到:“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民心淳;民風正,則社稷安。”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向大眾灌輸正面家庭價值觀,對於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傳統家庭和婚姻觀念具有深遠的意義。
近期,立法會大會就“守護本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不擬具立法效力的議員議案進行討論。相信有議員提出此議案,是源於近年香港有少數人試圖通過平權運動推動同性婚姻等議題。這些行為不僅在社會上引起爭議,也挑戰了傳統家庭和婚姻觀念。
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的法律當中,婚姻就是指一男一女的異性婚姻,而夫妻也是一個家庭的核心組成部分。對此,我們應堅持正面引導,通過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鞏固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倫理觀念,維護家庭的穩定和和諧。
家庭不僅是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家庭教育是育人的開端,不僅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更關係到全體國民的整體素質以及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習主席在一系列論述中強調了家庭教育對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基礎性作用。需知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個課堂中,孩子們不僅學習知識技能,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品德教育的熏陶。
因此,廣大家庭都應重視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家長特別是父母也應自覺肩負起尊老愛幼、教育子女的責任。在家庭美德建設中,父母應成為孩子的榜樣,通過自身的行為示範引導孩子愛國愛港、熱心社會、熱愛中華民族。家長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注意觀察孩子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變化,善於從點滴小事中教會孩子欣賞真善美、遠離假醜惡。
政府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觀乎特區政府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家庭教育推廣計劃,資助民間推行家庭教育項目;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將與家庭議會合作,舉辦全港美好家庭選舉,並繼續推行家庭教育推廣計劃,資助民間推行非牟利家庭教育項目。這些舉措值得肯定。希望政府繼續投入更多資源,透過民間組織尤其是不同領域的婦女團體,共同做好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宣傳工作。通過這些努力,相信能將正面家庭價值觀深入人心,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築牢社會和諧基石。
(作者係全國婦聯執委、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