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全身最難減肥的地方,很多人的答案是“大肚腩”!中醫專家提醒,減不掉的大肚腩,很可能與廣東人最愛掛在嘴邊的“濕”有關。
“脾虛時水濕運化失常,體內濕氣停滯於局部,就容易帶來局部肥胖。當體內濕氣停滯聚集在腹部,就產生了難以減掉的大肚腩。”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解釋,嶺南多濕,而濕能否順利運化出體外,與脾有直接關係,脾虛痰濕者尤其要注意。
據了解,通常痰濕體質的人,常表現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容易睏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或常胸悶、痰多。
要改善痰濕體質,中醫建議可從飲食模式和生活方式兩方面着手:在生活方式方面,最直接的是避免潮濕環境,儘量多曬太陽,加強運動。飲食模式方面,應飲食清淡,避免口味過重、暴飲暴食、少吃甜點和生冷食品。很多藥食同源的食材都具有祛濕功效,例如姜、陳皮、砂仁、冬瓜皮、荷葉等,可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加入。
“管理體重要先管理生活方式,痰濕體質的形成與生活方式關係非常密切。”黃穗平提醒,除了先天稟賦偏向痰濕體質的先天原因外,飲食喜歡食油膩和味道厚重、偏鹹的食物,飲酒過度,以及缺乏運動,這些都是痰濕體質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這些生活習慣的管理也與體重管理相契合。
全國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教授也提醒,在當下驚蟄至春分時節,濕寒與暑熱交織,此時要注重化濕、健脾,以及稍微注意清熱。日常生活可以用木棉花、薏米、陳皮、生薑來煮水或煲湯,以健脾化濕來助力體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