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垃圾袋看產業創新-紫荊網

從垃圾袋看產業創新

日期:2025-03-20 來源:人民日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深耕技術創新,用好技術賦能,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還能提高產品品質和性能,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前幾天,在家裡打掃衛生,換垃圾袋時,不小心將一個新袋子撕破了。想着多買點備用,便打開購物軟件一搜,商品描述裡的關鍵詞引起我的注意:“免撕”“可抽取”“一拉即收”“不髒手”……一個個賣點,精準匹配我的需求。

如此細分的需求都有廠商注意到並加以解決,驚訝之餘,也引發思考,新的市場不正是這樣開闢出來的嗎?

隨着時代發展,市場需求總會發生變化。不過,原來的需求並不是消失了,而是升級了。當現有的產品與升級的需求不相匹配,是推陳出新,還是因循守舊?想要迎頭趕上,又該何處用力?

在消費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當下,“一招鮮”往往很難“吃遍天”。

就在不久前,大容量的“噸噸桶”還備受消費者歡迎,但近來,“越來越小”成為保溫杯的新趨勢。“迷你杯”“玲瓏杯”“口袋杯”……這些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的產品,滿足了消費者通勤、出差、健身等不同場景的需求,銷量頗為可觀。

由此而言,細分的場景、多元的需求,是挑戰也是機遇。主動應變,敏銳捕捉市場新動向並順勢調整,以新產品滿足新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

打開新的市場藍海,既要在產品創新上尋思路,也要向技術創新要動力。

垃圾袋從“點斷式”變為“抽取式”,技術的突破,讓浙江義烏市歐凱斯日用品有限公司不僅實現從瀕臨破產到業績翻數倍的蝶變,還打開了海外市場。

液體粉筆的研發讓師生免受粉塵之擾,如今湖北應城市黃灘鎮劉垸村粉筆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村民眼中的夕陽產業煥發新生。

實踐證明,深耕技術創新,用好技術賦能,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還能提高產品品質和性能,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播撒創新的種子很關鍵,保持靜候其破土生長的耐心和定力同樣重要。

一根小小的吸管,藏着一家企業的成功密碼。在塑料污染治理愈發受到重視的今天,專注吸管製造的浙江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卻逐步做大做強。其中關鍵就在於創新。早在2005年,企業就開始研發可降解吸管。200項專利,吸管的專利數量佔全球2/3……正是持續的創新,讓其產品佔據了3/4的國內市場份額、超30%的全球市場份額。

從0到1不容易,手撕鋼的背後是長期攻關,平均每兩天就會遭遇一次失敗;從1到100也並不輕鬆,北京冬奧會的防寒“神器”——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經歷了幾百次試驗才實現量產。

對於企業而言,轉型發展的道路絕非坦途,創新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成功的。選對方向就紮紮實實、埋頭苦幹、攻堅克難,方能有所突破、贏得回報。

垃圾袋的“創新故事”還啓示我們,傳統產業並不一定就是夕陽產業、落後產業。向“新”求進,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傳統產業也能突破瓶頸、發展新質生產力,開闢發展新賽道、培育競爭新優勢。

變則通,新則進。把力氣用到正確的地方,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才能鑄就“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底氣和實力。這也正是贏得市場、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一招。

來源:人民日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晨 校對:郭孟琦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