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燕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先後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陽市等地考察調研,指出“開放也是重要的營商環境”,並強調“貴州要用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機遇,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動融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習主席考察貴州的重要講話,為貴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互聯互通指明了方向,是進一步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中央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重大國家戰略部署對區域發展的協調互補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提升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與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會面,就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及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交流意見。用足用好大灣區的輻射效能,是粵港促進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課題。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貴州亦正積極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各地、各經營主體抓好開放型經濟勢頭持續增強,對外開放“朋友圈”不斷擴大,有更好條件促進與大灣區合作聯動,進一步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貴州與香港經貿交流密切,香港是貴州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也是貴州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黔港加強對外開放合作,是貴州積極對接大灣區動能的重要一環。
貴州大數據、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大數據發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當前,廣東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加力提速,搶佔國際創新科技制高點。數據作為其中發展的關鍵技術要素,需要強大助力。貴州可憑藉數據中心雄厚基礎,與大灣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緊密結合,賦能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在香港北部都會區內的沙嶺建立“港數黔算”數據中心合作平台,發展“港數黔算”,將大灣區智能產業和數據創新的對外開放合作作用輻射到貴州。
貴州歷史底蘊深厚,紅色文化豐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習主席考察貴州講話時指出,貴州要利用這一優勢,增強文化自信、化風育人,助推經濟社會發展。事實上,黔東南是文化、旅遊的大觀園,憑藉保存完整的民族服飾、歌舞、節慶、建築等文化,黔東南成為高端旅遊的重要發展之地。貴州加強與香港旅遊盛事合作,推動在香港展示苗侗民族歌舞匯演和特色文化展覽,將能更好以大灣區動能探挖貴州文旅產業潛力,更藉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平台優勢,促進貴州的國際交流,助力貴州文化旅遊“走出去”,將全球各地的遊客“引進來”。
(本文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創會主席,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