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仕楠
近日,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英國和中國同時發布了“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7)”。這份最新發布的報告印證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僅穩居全球第三,更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可喜進步。香港的整體評分較去年大幅提升19分至760分,與榜首紐約的差距收窄至9分,充分體現香港金融市場的韌性與活力,亦反映本港佔據國際金融版圖重要位置。
香港金融發展有何獨特優勢?必須指出,“一國兩制”制度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香港既能享受國家政策支持,又能保持與國際金融體系的深度連接。這種雙重優勢使香港在全球金融競爭中佔據重要戰略地位,也為其未來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專業領域的卓越表現尤為亮眼。報告顯示,本港在投資管理、保險業及融資三大領域均位列全球第一,銀行業亦居全球第三,展現出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實力。當中,香港在“人力資本”及“基礎設施”方面的排名躍升至全球第二,力證專業人才儲備和硬件建設穩中有升。
再者,香港的金融創新實力強勁。金融科技排名大幅躍升5位至全球第四,超越多個美國金融中心和新加坡,顯示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動力十足。這種進步不僅體現了本港順應全球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決心,更為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展望未來,香港要進一步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潛力和方向何在?首先,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深化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積極探索創新合作模式,擴大跨境金融服務範圍,強化香港作為“超級聯系人”的角色定位。
其次,要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重點發展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新興領域。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培育創新業態,打造更具活力的金融生態系統。香港應充分利用自身在傳統金融領域的優勢,結合科技創新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第三,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市場效率和透明度。特區政府最新推出的吸引新資金、開拓新市場等政策舉措,都將為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尤須注重的是人才戰略。香港需要繼續吸引和培養高端金融人才,為金融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時,要加強與國際市場的交流合作,擴大香港金融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近年來,香港一直發揮“外聯內通”獨特作用,各項金融指標持續向好。特區政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的施政方向已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只要進一步識變應變求變,善用獨特優勢,銳意改革破局,香港完全有能力在全球金融中心競爭中保持領先,並有望再次縮小與“紐倫”差距,再攀高峰。
(作者係“就是敢言”成員、香港青年聯會會董、香港大學創科學院督導委員會委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