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宏:努力守護本港金融地位-紫荊網

林尚宏:努力守護本港金融地位

日期:2025-03-22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林尚宏

2025年的香港,其金融中心地位還靠得住嗎?3月20日,由英資集團Z/Yen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出版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在全球119個金融中心競爭者之中,全球總排名依然維持第三位,在亞太區繼續蟬聯冠軍寶座。

作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許多知名投行、基金、私募、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都選擇進駐維港,並以本港作為戰略中心,輻射亞太區市場。香港之所以值得成為首選的金融服務落腳點,在於其擁有透明、高效,以及符合國際監管標準的香港金融市場。香港的金融監管機構,例如金管局、港交所、證監會、保監局,採用以“風險為本”的監管模式,平衡市場活力與風險防控。

資料顯示。香港金融業的就業人數近 26.91 萬人,佔2023年整體工作人口的 7.3%及本地生產總值 24.9%。毋庸置疑,香港健全的金融體制、具競爭力的稅收制度、資金的高流動性、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再配合上述所提及的金融人口紅利,使得香港既能與中國內地金融融合,又有接通世界各地投資市場。憑著五大優勢,香港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全方位和高質的金融獲利平台。

香港股市總市值常年位居全球前五,IPO募資額多次排名世界第一。香港的金融產品涵蓋股票、債券、衍生品、外匯、保險及資產管理,私人銀行和家族辦公室業務發達。香港負責處理全球70%以上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擁有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

香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是離不開以下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筆者必須重申,自1983年起實行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維持港元幣值穩定,降低金融市場波動風險,這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制度保障。其次,低稅率與簡稅制十分吸引人。例如,企業利得稅率16.5%(低於新加坡17%),個人薪俸稅最高15%,且無增值稅、資本利得稅,吸引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保留獨特制度優勢,中央政策明確支持香港金融地位,使得內地資本市場通過滬深港通等機制,吸引外資配置中國資產。

在未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挑戰與機遇並存。在亞洲,香港擁有同等競爭力的實力選手:新加坡。新加坡在家族辦公室、財富管理領域加速追趕著香港。此外,地緣政治風險不明朗化將會持續,中美間的博弈關係亦可能影響跨國企業選址佈局。香港要想保持金融優勢,就要要鞏固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綠色金融(如發行綠色債券)、拓展東南亞市場,維持足夠競爭力。

(本文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晨 校對:周默 監製:連振海
港澳平: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對港惡行自取其辱反噬其身
不棄生死,必達使命!特區救援隊分享緬甸搜救行動背後故事
哈佛大學就聯邦經費遭凍結起訴特朗普政府
盛事來港!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總決賽2025將於12月在香港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