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鵠: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實力依舊穩健-紫荊網

許鴻鵠: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實力依舊穩健

日期:2025-03-23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許鴻鵠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實力和地位都比不上新加坡?看完以下極具公信力的研究報告,上述種種流言蜚語即時不攻自破。事實永遠勝於雄辯,別有用心或早存偏見的人,永遠可以想到一萬種理由或藉口去繼續“唱衰”香港,然而香港作為“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國家掌上明珠,絕不會因為個別人士的詛咒而輕易令人失去信心。

權威報告證香港具優秀競爭力

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近日發布“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7),香港表現繼續強勢,跟去年9月的排名一樣,競爭力同樣位居全球約120個主要金融中心中的第三名,表現極為特出。而最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今次的整體得分高達760分,較排名第四的新加坡高出10分,與第二名的倫敦相差亦只有2分。

正所謂“真金不怕洪爐火”,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排名,年前的確一度遭新加坡超越,當時一眾境外的反華媒體都如獲至寶,不斷找來所謂的專家學者去分析香港的“衰落”,部分更斷言香港一定無法翻身。如今看著這份極具公信力和權威性的競爭力排名,不知這些如今已遭自家主子“斷糧”的反華媒體主事人和工作人員有何感想?

香港各方面進步明顯

香港在今次報告中另一值得注意的亮點是其進步的速度。有時事評論員在報告公布翌日便已指出,新加坡之前雖然曾一度超越香港進身全球金融中心三甲,但其後已遭香港重新“爬頭”;該國在去年同一機構所做的報告中獲742分,一年過後,得分上升8分得750分。至於香港,在同一段時期則已上升19分,達到最新的760分,新加坡明顯已被香港“愈拋愈遠”。

事實上,說新加坡已經超越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國際金融中心,類似的說法明顯不是事實。筆者不是要“踩低”新加坡,只是希望以事論事,以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指標“股市”為例,在2024年,香港股市總市值規模已經達到4.52萬億美元,相反新加坡則僅有6,405億美元,兩者相距達7倍。債市方面,香港債市規模約2.3萬億美元,較新加坡的1.8萬億美元同樣優勝許多。最後是股市總成交額,香港2024年全年總成交額達32萬億港元,數額是新加坡的18倍左右。是的,新加坡經濟表現的確不差,問題是單計股市此一範疇,新加坡根本沒法和香港相提並論,兩者的規模和吸引力都沒有可比性。

香港整體經濟表現不輸新加坡

再舉一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建議,2025/26至2029/30年度的五年間,每年在“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發行債券合共約1,500億港元至1,950億港元,預期屆時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維持在12%至16.5%的水平,屬於非常穩健和可控水平,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的債務水平。

新加坡方面,該國至今已經向外發債超過8,800億美元,債務規模比起香港高得多,而該國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亦因此達到175.8%。以香港有750萬人口為基準去計算,每名香港市民需為特區政府承擔約3,250美元的公共債務;而新加坡國民,平均每人要為政府負擔的債務卻已達到15萬美元之高。某些終日“唱衰”香港、盲目吹捧新加坡的人,常常質疑香港是借債度日,看完上述的統計數字,到底哪一個經濟體才是名副其實的債台高築,大家心中有數。

權威報告的研究結果,證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已重回正軌,發展勢頭良好,一切亦循正確方向發展。對於香港傑出的表現,每一個香港人固然不應該自滿,但同時亦不需要妄自菲薄,更加不可以隨著別有用心者的魔笛起舞,切勿輕信那些刻意“踩低”香港的惑眾妖言。香港要做的,乃是切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保持高度國際化,做好“內聯外通”、聯通國際的任務,只要如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必可進一步鞏固,為國家和香港的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梅肯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港澳平: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對港惡行自取其辱反噬其身
不棄生死,必達使命!特區救援隊分享緬甸搜救行動背後故事
哈佛大學就聯邦經費遭凍結起訴特朗普政府
盛事來港!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總決賽2025將於12月在香港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