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灣區:音樂劇《東莞東》2025巡演抵達深圳 -紫荊網

聚焦大灣區:音樂劇《東莞東》2025巡演抵達深圳

日期:2025-03-24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3月24日深圳報道:當舞台燈光亮起,來自東莞東站的“綠皮火車”汽笛聲穿透深圳坪山大劇院的穹頂,台下千余名觀眾的目光被拉回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現場。

3月21日晚,東莞原創音樂劇《東莞東》2025巡演抵達深圳,在坪山大劇院上演,為這座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作為《東莞東》2025巡演收官站,該劇本周末在深圳連演3場。

抵達改革熱土:雙城共奏改革開放的時代交響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東莞與深圳一衣帶水,各具改革底色。東莞以製造業立市,是“中國製造”的縮影;深圳以創新驅動,成為全球科技高地的標杆。兩地地理相鄰、產業互補,東莞的製造業基因與深圳的科創活力,構成了大灣區一體發展的典範。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聯動發展深入推進,兩地將展開更深層次合作,共同書寫新時代的城市敘事。

《東莞東》的創作靈感源於東莞常平鎮的“東莞東”火車站——改革開放初期無數南下務工者的第一站,承載着兩代人關於拼搏與希望的集體記憶。劇中主人公王雪英的原型,正是東莞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的早期建設者,其從普通女工到創業者的成長歷程,映射了東莞從農業縣向“世界工廠”蛻變的軌跡。巡演深圳站選址坪山大劇院所在的坪山區,既是深圳“東進戰略”的核心腹地,也是深莞惠協同發展的樞紐。劇中“金虎手袋廠”的流水線場景與深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形成互文呼應,凸顯兩座城市在產業升級與人文精神上的同頻共振。

開心麻花聯席總裁、音樂劇《東莞東》總製作人劉巖表示:“深圳和東莞都是灣區的重要城市,既相同也不同,這兩座城市的創業者有緊密的交互和往來,都承載了無數年輕創業者的夢想。”她告訴記者,《東莞東》的“奮鬥者群像”是莞深千萬產業工人的真實寫照,2025年巡演收官站選擇在深圳,是一次“雙城共奏改革開放時代交響”的實踐,希望通過劇中創業者走過的路去喚醒更多人對改革開放的情懷,讓深圳觀眾去“回放”改革開放的精彩瞬間,感受來自上一代人成長的激勵,一起更好地去面對未來。

致敬時代奮鬥者:“2億分之一”感念青春歲月

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有2億人在東莞工作、生活過。《東莞東》以20世紀90年代青年女孩王雪英南下東莞打工為主線,講述了她與同伴們在金虎手袋廠的奮鬥歷程。歷經三年打磨,該劇融入了嶺南特色場景——如雷雨中的東莞東站、市井煙火中的燒鵝攤,以及工廠流水線的真實還原,讓眾多觀眾倍感親切和懷念。

2025年巡演版還在尾聲部分加入了黃家駒經典粵語歌曲《海闊天空》的旋律改編,這一設計不僅成為全劇情感的高潮,更以“天空海闊你與我,可會變”的歌詞,串聯起兩代奮鬥者的精神共鳴。

以巡演為契機,3 月 21 日晚同步舉行的“尋找 2 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遊”活動,邀請了王仁英、劉傳祿、劉彥偉、謝小華、吳小軍等曾經在東莞工作過、如今生活在深圳的“2億分之一”代表到現場觀看演出,劇中情節讓他們彷彿回到東莞的青春奮鬥時光,感觸良多。

“我永遠不會忘記東莞這座讓我成長的城市!”“2億分之一”代表王仁英驚訝於東莞在交通、醫療、文化產業等城市配套方面的巨大變化,當晚受邀觀看演出讓她既激動又幸福。與劇中女主人公王雪英經歷相仿,21 歲時,王仁英離開家鄉來到東莞,在東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理文手袋廠做外貿跟單,因專業對口,所學知識可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她獲得了人生最初的成長,後在深圳得到更大的發展。“東莞的創業精神、永不放棄的精神一直鼓勵着我,我對它的感情是任何一座城市都替代不了的,我相信東莞肯定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王仁英說。

從東莞到深圳,從一無所有到事業有成,“2億分之一”代表劉傳祿看了《東莞東》深受感動,回憶起自己初到東莞的經歷。他感慨地表示:“東莞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站,我在這裏學會了生存的技能,懂得了人生的道理。”1995 年,21 歲的劉傳祿在東莞“起跑”,在東莞長安、厚街、橋頭留下奮鬥足跡,創下人生碩果,如今生活在深圳創業的他,仍然與東莞有着密切的往來,仍然對東莞這座開放,包容又有活力的城市心懷感恩。

“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遊”活動自2024年6月發起以來,先後在東莞、廣州、北京、南寧舉行,並開展“從東莞東”到“北京西”九城聯動採訪活動,致敬時代奮鬥者,感動無數“2億分之一”,引起陣陣致敬青春的熱潮,在全國範圍傳遞了友善東莞厚德務實、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

跨越時空的共鳴:《東莞東》2025巡演本周末收官

音樂劇《東莞東》由東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常平鎮政府與開心麻花共同出品,是廣東省文藝精品(文藝人才)扶持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東莞市文化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該音樂劇是繼《外來妹》後又一部以東莞為背景、反映改革開放題材的重磅文藝作品,展現時代浪潮下人與城的共同成長。

“《東莞東》這個IP非常有感染力!”、“《東莞東》的巡演是東莞文化實力的一次重要證明。”、“《東莞東》精準捕捉了改革開放的‘靈魂’——對人的尊重與對奮鬥的信仰。”“《東莞東》巡演是一次非常優秀的城市文化形象傳播活動。”……在深圳站,《東莞東》獲得了高校教授群體、普通觀眾的熱議。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李輝認為,《東莞東》的題材非常好,具有非常強的歷史連接感和情感的召喚能力,體現了一代人和國家歷史轉型的重要的記憶,也是東莞一個標誌性的形象,“從拼物質到人文精神,去挖掘城市歷史,打造獨特的城市的敘事,建構一個集體的記憶,向一代建設者們致敬,向改革開放致敬,無論是題材還是主題,《東莞東》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音樂劇。”李輝說。

2023年首演以來,音樂劇《東莞東》不斷升級打磨,巡演足跡從東莞玉蘭大劇院出發,以真實的故事內核、創新的藝術表達和深刻的時代精神,已先後走過東莞、廣州、北京、南寧等城市,在全國範圍致敬“2億分之一”,每一站都引發觀眾一次次跨越時空的強烈共鳴。深圳作為該劇2025年巡演的收官站,將在3月21日至23日連演三場,為深圳觀眾獻上一波懷舊回憶殺,讓更多人在音樂劇中感受奮鬥的力量 。

“《東莞東》的成功,不僅在於其藝術性,更在於它深刻揭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底層邏輯——從“以產聚人”到“以人興城”的範式轉變。”眾多專家和普通觀眾均認為,音樂劇《東莞東》的意義超越了一部音樂劇的範疇。它通過藝術化的表達,將改革開放的宏大敘事轉化為普通人的生命史詩,揭示了一座城市與一群人的共生關係。

《東莞東》的列車駛入深圳,莞深雙城的故事仍在續寫,“2億分之一”建設者的熱血與初心仍舊不變。此次深圳站巡演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次對改革開放精神的集體致敬,以劇之名,共同回望“2億分之一”建設者的崢嶸歲月,見證莞深雙城在時代浪潮中的共生共榮。

當《海闊天空》的旋律在深圳坪山劇院響起,燈光轉換,掌聲雷動,這是對“奮鬥者精神”的又一次召喚。正如劇中所唱:“故事開始,未知的時代……“——莞深雙城共進的故事與未來,仍然在每一位平凡奮鬥者的腳下。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葉青 監製:蘇藝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