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底堪稱香港金融盛事周,特區政府稱之為“財富與投資盛薈周”,多項國際頂級峰會及展覽活動在維港兩岸盛大舉行。僅是昨天(26日),就至少有3場財經峰會同時舉辦。在其中一個研討會上,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與內地互聯互通安排,可擴展到新興經濟體如中東和東盟等地,未來可尋求各地交易所展開合作,進行雙重上市、主次上市等安排。
昨日(26日),香港財經、金融、創科等盛事可謂多籮籮,包括世界經濟論壇金融研討會、裕澤香江高峰論壇、滙豐全球投資峰會第二天會議,以及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滙豐JUMPSTARTER for One Earth環球創業比賽等。至於今日(27日),香港舉行的金融盛事就包括彭博家族辦公室峰會及滙豐全球投資峰會第三天會議。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市場地位盡顯
港交所與世界經濟論壇(WEF)合作,首次在港舉辦世界經濟論壇金融研討會,召集了150多位全球領袖。港交所主席唐家成表示,雙方將這個重要的國際活動從達沃斯帶到香港,展示本港穩健且具活力的市場地位,確立本港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重要作用,並將亞洲視野帶到國際舞台。
WEF金融和貨幣系統主管Matthew Blake說,當前地緣政治、科技和經濟的變革帶來了顯著的不確定性,金融服務領域的領導者必須共同合作以應對這些挑戰。亞太地區擁有全球60%的人口和40萬億美元的生產總值。作為連接亞太區的重要橋樑,香港是舉辦世界經濟論壇金融與貨幣體系中心2025研討會的理想地點。
“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匯聚約360名在全球各地具影響力的家族辦公室要員,推廣香港在創新、投資和跨文化合作方面的蓬勃發展,以及作為東西方橋樑無與比擬的優勢。
滙豐全球投資峰會邀請到逾60名來自政府、金融服務、學術界和產業界的著名講者,並吸引約3000位代表參與。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前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Lael Brainard、芬蘭前總理Sanna Marin及世界銀行副行長兼司庫Jorge Familiar等都前來參與。
香港“一國兩制”角色將更突出
昨日(26日),陳茂波參與到WEF金融研討會對話環節。談到資產及財富管理時,陳茂波表示,“互聯互通”機制不單已連接粵港澳大灣區,並延伸至上海等地,未來更可擴展到新興經濟體如中東和東盟等地。他說,目前全球資本約70%通過本港投資到中國內地及亞洲市場;在交易量上債券通亦有接近比例。“未來3至5年,地緣政治局勢基本不變,時會起伏不定,投資者面對挑戰時要駕馭複雜的形勢並將機遇最大化。”他呼籲國際投資者,不要錯過中國內地及亞太地區市場良機,未來10年將作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至少佔全球增長的30%至40%。
陳茂波相信,香港將繼續是國際投資者及資金探索內地和亞洲機遇的樞紐;同時,香港亦將繼續成為內地資本與企業走出去的最重要門戶。“未來,香港特區的『一國兩制』角色將更突出,我們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功能。”
唐家成亦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能夠超越地緣政治波動,提供穩定的全球金融生產力。他強調,當前地緣政治不確定挑戰下,促進國際聯通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世界應加強聯繫而非分裂。他強調,香港通過連接中國內地和離岸市場,對全球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資本永遠尋求與機會對接,香港始終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全球市場之間的促進者。
擴充互聯互通機制產品水到渠成
唐家成還表示,國際市場認識到中國對創新科技的專注,DeepSeek便是最近的佼佼者,因而十分渴求中國機遇。唐家成又指,“互聯互通”的流量,反映了內地對於國際機遇的需求亦很強勁。
港交所CEO陳翊庭亦表示,內地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的崛起,改變了世界對中國投資市場情緒及觀感。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香港最重要是增強市場韌性,擴充“互聯互通”機制產品,幫助海外及內地投資者多元投資,以平衡風險。她說,當前市場需求多元化,尤其是對內地普通投資者而言;惟中產階級在構建合理的投資組合上有難度,過去一般投資者會選擇買樓,市場變化後可能會選擇投入股市。另外,在低利率市況下,存款收益較低,“互聯互通”機制能構建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以及抵禦波動的投資組合,讓南向投資者不用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