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彭彥)4月1日東莞報道:3月下旬,香港東莞社團總會舉辦三場兩會精神學習會,凝聚愛國力量助力灣區發展。總會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為主題,連續舉辦青年委員會、婦女委員會及莞邑祕書三場專題分享會,累計吸引600余人次參與。活動聚焦國家戰略方向與香港發展機遇,通過專家解讀、政策宣講及互動交流,凝聚在港莞籍鄉親愛國共識,推動香港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展現社會組織在新時代的責任擔當。

青年委員會:創新傳承講好中國故事
全國政協常委、總會主席譚錦球作為青委會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主講嘉賓,在專場提出"六個深刻把握",表示要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過去一年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把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光明前景;深刻把握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工作任務;深刻把握修改代表法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兩會對香港工作的重要部署。強調青年需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關注國家發展成就及香港部署。他特別指出:"青年要以創意形式傳播中華文化,讓世界聽見香港聲音。
"青委會主席梁毓雄結合實踐,解讀2025年財政預算案及港澳居民內地便利政策,為青年參與灣區建設提供行動指南。
婦女委員會:戰略定力護航"一國兩制"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東莞社團總會執行主席王惠貞在婦委會專場強調"鬥爭精神"與"香港優勢"並重,呼籲婦女群體以北部都會區建設為契機,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質生產力培育。她提出三點。一是面對國際紛繁復雜的局面,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維護好國家利益,維護好“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二是要保持香港國際化優勢,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做出香港獨特貢獻;三是要加快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同時,加大力度培育新質生產力產業,建議以北部都會區為模板,將其打造成為新時代“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

婦委會負責人蕭莫靜璇等結合社區服務經驗,倡議將家庭作為愛國教育陣地,織密基層治理網絡。

祕書骨幹:社區治理踐行兩會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東莞社團總會執行主席兼祕書長黎俊東在祕書專場表示要把握香港戰略定位,提出"三向發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創新愛國教育形式、深化社區服務融合。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凝心聚力以服務大局的奮鬥姿態,在高質量發展、國家安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各展所長,各顯其能,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香港東莞社團總會執行主席兼總幹事張玉其提出國家始終深深牽掛香港同胞,牽掛着香港的發展,科技、綠色經濟等關鍵詞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最新施政報告指出將成立人工智能研發院、加快建設河套合作區、推動充電樁建設、購買電動巴士等措施都展現香港政府響應號召,努力謀發展。
本次系列活動呈現三大亮點:
精準分層施策——針對青年、婦女、基層骨幹不同群體設計議程,實現理論學習與崗位實踐精準對接;政策解碼轉化——將國家戰略具象化為北部都會區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等香港機遇,增強發展信心;文化認同築基——通過講好"香港故事"創新傳播路徑,破解國際話語權建設痛點。
香港東莞社團總會以"文化傳承+社區服務+產業賦能"三維發力,正構建起愛國愛港力量的系統性支撐網絡。隨着大灣區融合步入深水區,此類社會組織在政策傳導、民心凝聚方面的紐帶作用愈發關鍵,其"拼的精神、實的作風"或將成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鮮活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