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對此,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指出,這是對賴清德當局猖狂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蓄意破壞台海和平的嚴正警告,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之舉。
台灣社會對這場軍演高度關注。多家島內媒體第一時間跟蹤報道,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面對媒體鏡頭時強作鎮定,回答記者提問語無倫次。台灣時事評論員郭正亮表示,這是解放軍在“賴17條”之後的大規模演訓,劍指賴清德的意味非常明顯。

大陸軍事專家張弛直指要害,“只要‘台獨’分裂勢力挑釁一次,解放軍就進取一步,封鎖台灣的鏈條就拉得越緊”。在賴清德近期大放厥詞、謀“獨”行徑愈加猖獗之後,解放軍用雷霆之勢宣告:謀“獨”越猖狂,絞索越勒緊!
解放軍進逼演訓
劍指賴清德加碼謀“獨”
島內輿論認為,解放軍進逼演訓、圍島鎖島,完全是因為賴清德一再加碼謀“獨”挑釁。
3月13日,賴清德發表性質更加惡劣的講話,不僅將大陸首度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還拋出17條“綠恐謀獨”的“策略”。台灣時事評論員蔡正元在政論節目中表示,賴清德正在用“納粹化”的方式推動“台獨”。“風傳媒”刊文指出,台灣社會普遍哀嘆賴清德已經把台灣帶入“準戰爭狀態”。《中國時報》稱,在賴謀“獨”暴衝後,大陸軍演是意料之中。

譚主注意到,對於解放軍懾壓“台獨”的演訓行動,島內輿論格外關注“多向進逼”這一主題。台退役將領慄正杰在政論節目中表示,這很明顯是“台獨”最害怕的封鎖作戰,解放軍圍島、封鎖港口可以是24小時,甚至可以是7天。還有島內專家分析稱,包括航母在內的解放軍軍艦從“進逼”到“懾封”,從台灣北部、南部及以東區域到進入東引、烏丘“限制水域”,說明解放軍已經壓得很近,台軍根本沒有預警時間。大陸軍事專家孟祥青指出,解放軍艦機從不同方向對台島形成了南北夾擊、東西合圍的態勢,並且越來越逼近,極大擠壓“台獨”空間。
此次行動的另一個特點是,執行多場景複合任務。島內軍事專家告訴譚主,此次演訓科目更多,除常規的海空戰備警巡之外,奪取綜合制權足以讓台軍無力組織軍事抵抗。台前外事官員介文汲認為,對海對陸打擊可以精準在台北“斬首”、摧毀“台獨”武裝。台灣時事評論員謝志傳補充說,要域要道封控將斷絕台島外援線、能源線,切斷“台獨”武裝後備補給。台退役將領張延廷受訪稱,“從這次聯合演訓立刻宣布、立刻實施,說明情勢比以前更高,進入‘滾水煮青蛙’模式”。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匡宇表示,大陸決不允許“台獨”破壞和平、分裂國家。解放軍打“獨”行動,是對賴清德一再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是展示實力防控危機,從根本上避免台灣被賴清德綁上戰車,從而維護台海和平。
解放軍行動讓
“‘台獨’是絕路”更具象化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再結合賴清德上任以來解放軍的幾次標誌性軍事行動來看,就會發現,解放軍勒緊懲“獨”絞索讓“‘台獨’是絕路”更具象化。
劉匡宇告訴譚主,去年“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兩次演習,是在賴清德挑釁後迅速拉動,證明解放軍具備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的能力。這次沒有立即“圍台”,體現了解放軍軍事鬥爭的藝術。近20天來,島內“台獨”分子一直提心吊膽,解放軍突然的無預警行動,達到《孫子兵法》中“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效果,更加出其不意,更加貼近實戰。
譚主把去年兩次“圍台”演習區域和這次的進逼態勢連起來看,發現解放軍已經把台島圍得密不透風,而且完全有能力根據需要圍得更近、更密、更精準。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日前這樣形容“台獨”的國際困境,“推動‘台獨’等同於把自己鎖進一個小型監獄”。從這幾次演習來看,軍事上更是如此。
還有島內分析人士認為,解放軍在台海地區的演訓活動進入頻次更高的新常態,隨時可迅速佔領台灣周邊重要戰術位置,由演轉戰。賴清德3月13日謀“獨”暴衝後,解放軍在台海相繼開展多次無預警聯合戰備警巡以及此次“圍台”軍演。台灣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當前,解放軍以平均每月3到5次的頻率,於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明顯高於之前。島內軍事專家陸文浩預測,“賴17條”後,解放軍甚至可能常態化進行24小時內多波次的聯合戰備警巡。

此外,大陸軍事專家付徵南告訴譚主,軍警協同演訓也呈現步步進逼態勢。相較去年5月和10月的行動,這次海軍艦艇和海警艦船從多個方向更加抵近台灣島,並且強調按一個中國原則依法管控台島。譚主注意到,在中國海警發佈的執法管控示意圖上,環台島示意路線用的是混天綾樣式,正如一條絞索,緊緊勒住“台獨”分子要害。

繼4月1日開展演訓後,4月2日,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宣布,東部戰區位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有島內學者分析稱,這是在演練解放軍通過奪取綜合制權、全面掌控台灣海峽之後的下一步行動,說明解放軍反“獨”打“獨”的高度自信和強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