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明德
2025年全國兩會,作為“十四五”規劃的圓滿收官之年所召開的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意義非凡。會議全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穩步前行,會場內外“兩個維護”的氛圍濃厚,所取得的成果既豐富又高質量。作為來自香港地區的政協委員,我深知肩負着更為特殊的使命與責任,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感,認真履行委員職責,在參政議政的過程中,勇於擔當,積極建言獻策。
一、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看望全國政協部分委員、參加解放軍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是指導我們開好兩會、貫徹好兩會精神的重要遵循。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抓科技創新,要着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二、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良性互動
國家前沿技術儲備、科技成果轉化所帶來的效益、“一帶一路”、區域聯動發展等帶來的機遇,都為中國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我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025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其中包括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從制度上保障企業參與國家科技創新決策、承擔重大科技項目。
三、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作用,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科技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穩增長、惠民生、保就業、防風險、促改革的中堅力量。香港更應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有作用,作為連接多地市場的重要橋樑,香港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地理優勢、開放的市場環境和完善的法律體系,應在國家繼續深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上貢獻力量。
香港要發揮其科技創新實力,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銜接。培育一批應用技術導向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銜接好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之間的斷層。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產業信息、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等公共服務,推動科技創新企業提升競爭力。
四、香港助力科技創新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有力的資金與金融服務支持。擴大科技創新企業專項服務,結合金融機構、大學等的資源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培育,將雙創投入與之整合,提供基礎的商業、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提升科技創新企業的基礎能力。協助科技創新企業定期開展投融資路演活動,與不同潛在投資者定期見面。組織開展科技創新企業上市培育工作,推動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
香港委員要深刻把握兩會對香港工作的重要指導。兩會為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我們要從全局發展的方向出發,深刻認識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確香港發展方向和責任擔當,切實履行好職責和義務。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大局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