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孫藝寧)4月10日香港報道:4月10日,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僑聯”)與香港僑界社團聯會(以下簡稱“港僑聯會”)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聯合舉辦“凝聚僑界凝力量奮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大會暨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中國僑聯、港僑聯會首長、內地嘉賓、團體會員及青年代表等近800人出席大會,冀凝聚僑界智慧,共同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共謀發展新篇章。


大會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中央政府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孫青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參贊劉孝明為主禮嘉賓。李家超行政長官作主旨演講,萬立駿主席在大會上講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常委、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黃楚基致歡迎辭,中國僑聯副主席、余國春首席主席致謝辭。

李家超:勉勵僑界用好自身優勢
展現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

李家超表示,近期,美國所謂“對等關稅”違背經濟規律,嚴重踐踏和侮辱了多邊貿易體系。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堅持多邊貿易體制,是全球經濟的“定海神針”。香港的歸僑、僑眷和居港外籍華人超過一百萬,一直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所長。勉勵僑界用好自身優勢,展現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精神。
第一,面對不公、不義的貿易壁壘,僑界當堅守民族大義,一方面積極在家鄉投資興業,把握國家龐大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在國際輿論場全力發聲,指出保護主義的謬誤,一同推廣自由貿易。第二,勉勵僑界善用世界各地深厚的人脈和商業網絡,堅定破壁突圍。鞏固與傳統經濟體連繫的同時全力開拓與新興經濟體的關係,推動區域經貿合作。第三,堅持民心相通,發揮中華民族“天下一家”、仁德博愛、和衷共濟的曆史傳統,搭建更多國際高端合作平台,促進海內外企業人才來到內地和香港,向世界呈現真實、立體、全面的美好中國。
萬立駿: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萬立駿表示,“一國兩制”具有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這次來到香港,深切感受到香港深入推進“一國兩制”的良好效果。香港僑界始終高舉愛國愛港旗幟,與特區政府同心同德,堅定支持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希望僑界繼續做“一國兩制”的擁護者和捍衛者,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萬立駿希望香港僑界在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同時在找準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端發展的國家戰略,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黃楚基:僑界同心推動國安教育
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

黃楚基表示,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國家堅持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部署,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香港特區政府在李家超行政長官領導下,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展現出卓越的施政能力。
黃楚基指出,香港僑界作為愛國愛港重要力量,始終秉持宗旨,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參與社會事務;投身國家現代化建設;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開展對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香港僑界將繼續推動國安教育,增強全民維護國家安全意識,營造愛國愛港良好氛圍,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才能保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他續說,展望未來,香港僑界將重點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通過建立創新平台、組織交流活動等方式,為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培育人才。將發揮僑界優勢,搭建合作橋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香港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余國春:破解全球變局
以香港所長 服務國家所需

余國春表示,今年的兩會描繪出新時代的發展藍圖,進一步明確和堅定了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需要展現的新擔當、新作為。香港是國家經濟突圍的戰略支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為香港指明了參與全球化發展的新坐標,也賦予了香港破解全球變局,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廣闊天地。香港僑界將堅定信念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把兩會精神落到實處、轉化為發展的動能,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大會因應今年兩會人工智能熱點話題,邀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校校長倪明選教授和華為香港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與關鍵供電首席技術官吳瀚威作專題演講,共同探討香港創科發展機遇,為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注入強大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黃楚基,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屠海鳴,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全國政協委員余鵬春、程燕、黃錦輝、何漢權、樊敏華在學習全國精神分享會中做全國兩會精神分享。
一直以來,“港僑聯會”始終秉持“愛國愛港”的宗旨,積極聯合全港及海內外同胞,維護僑界權益,堅定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在參與社會事務、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以及促進祖國統一等方面,“港僑聯會”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