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兆麟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日。在昨天舉行的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發表視頻主旨講話,強調“前事不忘,警鐘長鳴”“認清敵人,勇敢戰鬥”“人人有責,保港護國”。未來,香港應如何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增強青少年國家安全意識,這些都是十分緊要的課題。
最近有記者在採訪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時問:“副司長以往曾以鎖好門窗比喻國家安全不要讓壞人有機可乘,現在《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已經實施,這是否已經代表鎖好門窗,沒有國安危機,壞人不能有機可乘?”張國鈞副司長對此作出公開回應,“自回歸到2020年這二十多年期間,香港特區一直未能按照《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就國家安全立法,香港的門窗完全沒人管好,名符其實的‘無掩雞籠’,2019年開始的黑暴正是最清楚的例子。”
2020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並在香港實施,香港的社會秩序才能穩定下來,“鎖返好道門”;而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也於2024年在社會各界廣泛支持下在立法會全票通過,“鎖返好啲窗”!這兩部法律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為香港提供了“雙重保護盾”,與香港特區其他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緊密連接,為香港真正鎖好門窗。
香港社會近年來經歷了種種動盪,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直到《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特區才有打擊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有效法律工具,發揮了止暴制亂的作用,成效立竿見影。
如夏主任提及“前事不忘,警鐘長鳴”,就是提醒我們要不時檢討現有工作、加強防範,真正做到避免“賊人有機可乘”。至於“認清敵人,勇敢戰鬥”就是我們要與時並進提出法例修訂才能抵抗外部反中亂港勢力來犯,確保“屋企”安全,並在必要時要對抗到底,不能示弱。“人人有責,保港護國”就是要求我們以身作則,為下一代的心中播下維護國家安全的種子,繼承發揚愛國愛港優良傳統,幫助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正確認識自身發展與香港發展、國家發展的緊密關係,做到不捨大義、不忘國家利益。大家要看好香港、支持香港,把好的資源吸引到香港、留在香港,一起為香港繁榮穩定注入更多活水,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更好發揮作用。
(作者係國際關係學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