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運輸及物流局提出調整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架構,昨日(17日)向立法會文件,建議按電動私家車的額定功率收取牌照費,以取代按車輛淨重收費,分為5個層級,額定功率為75千瓦或以下者為首個層級,涵蓋入門級的電動私家車,其後以每50千瓦按四級遞增至最高層級的225千瓦,涵蓋高性能的電動私家車。政府表示,考慮到公眾可負擔程度,調整進度分3年進行,每年牌照費介乎1500元至11000元。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牌費調整不會影響駕駛者轉用電動車的意欲。
按“額定功率”取代淨重
現時電動私家車的加權平均每年牌照費(約1100元),與燃油私家車的加權平均每年牌照費(約7500元)之間的差距為約六倍。政府表示,參考燃油私家車的牌照費結構,建議把電動私家車的牌照費結構按額定功率分為五個層級,分三年加價。
第一層級三年內由1500元倍增至3000元,第二層級三年內由2000元倍增至5000元,第三層級三年內由2500元倍增至7000元,第四層級三年內由3000元倍增至9000元,最高第五層級由5000元增至11000元(詳見列表)。以深受港人歡迎的Tesla Model Y Long Range為例,額定功率是153kW,日後將歸為第三層級,牌費最終將加至7000元,比現時約1000多元大增。
政府表示,按照建議牌費架構,至2028年的牌費水平與現時燃油車的牌費比較,仍會低於25%(第五層級)至40%(第一層級)。按現時登記電動私家車的分布,有99%的車輛處於第一、二及三層級;而處於第四及第五層級的車輛數目比例僅分別為1%和0.1%。
低功耗車種或更受青睞
若車主在新牌費生效當日已可續領車輛牌照,可以在四個月內以舊牌費水平,續領一年或四個月牌照。政府估計新收費在未來三個年度,可為庫房分別額外帶來3300萬、2.2億及5.5億元收入。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何敬康表示,政府推動電動車普及化與加牌費不存在矛盾,畢竟始終有退稅優惠,相信市民不會因為增加牌費而買汽油車。他又說,由重量改為功率計算,現在有市民未必了解,希望代理商賣車時應清晰列明功率及牌費。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表示,電動車額定功率高於225千瓦,相當於一輛超過300匹馬力的“超跑”,按功率計算牌費的方式更為公平合理,他又相信牌費差距讓一些低功耗車種更受車主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