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模型創新升級之路迎來“北京方案”。全市首批大模型生態服務站近日正式落地海淀區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和門頭溝區京西智谷。
據介紹,找政策、找資金、找算力、找人才、找夥伴、找智力、找空間、找場景這八大核心痛點問題,是目前大模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困境。大模型生態服務站直擊企業生存和發展痛點,凡是不熟悉政策的、不了解如何備案的、不清楚如何申報相關資質的,都可以在服務站找到答案。
資金、算力、人才、夥伴、場景……過去這些資源像散落的珍珠,如今都被大模型生態服務站穿成了項鍊。在這裏,企業可以快速匹配政府專項補貼及引導基金;可以面對面與銀行、北京股權交易中心、證券交易所等單位交流,享受貸款、股權融資、掛牌、上市服務;還可以找到上下游關聯企業,開拓市場,對接製造、交通、教育等垂直場景,讓大模型解決方案落地生根。
海淀區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坐落於清華、北大等高校創新帶的“黃金C位”,毗鄰37所高校、10個新型研發機構、5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等,智力資源豐富、高素質人才聚集,已基本形成較為成熟的企業孵化和培育服務體系。“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圍繞備案輔導、算力匹配等需求,推動更多中小企業融入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加速技術成果落地。”海淀區人工智能創新街區負責人劉強說。
在大模型生態服務站,競爭對手也可以變成技術盟友。門頭溝區委網信辦負責人表示,京西智谷致力於打造“AI企業俱樂部”,充分發揮區內產業空間、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優勢,實現全生命週期紮根與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開放共享的技術沙龍,使產學研力量在服務站的引力下加速融合,讓知識流動從‘點狀突破’升級為‘系統協同’,催生大模型創新的鏈式反應。”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委網信辦正在加速構建“1個政策體系、2個服務品牌、3個工作機制”的“123”工作模式,“1”即涵蓋大模型備案管理、算法合規等一攬子政策;“2”即打造“大模型生態服務站”和“模力AI大講堂”兩個服務品牌;“3”即構建大模型的梯次培育庫、全流程監管全生命週期監測的跟蹤機制和動態信息彙總機制三個工作機制,助力企業“生得易”“長得快”“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