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10天時間,將中國非遺編譜成“世界語言”-紫荊網

他們用10天時間,將中國非遺編譜成“世界語言”

日期:2025-05-08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假如給你10天時間

你會用來做什麼?

在“五一”假期前

有這麼一群人

用10天時間奔赴雲南大理

將中國非遺編譜成“世界語言”

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的

“挖掘與傳承中國傳統體育文化

排舞採風走進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活動

4月底走進雲南大理

用10天時間

編制出三首全新民族排舞

《大理三月好風光》

《蹬窩羅》和《馬纓花》

↓點擊視頻搶先觀看精華版節目直拍↓

排舞(Line dance)

是音樂和固定舞步融合在一起

由一人或多人進行風格各異的舞步循環

是愉悅身心的國際性體育運動

被稱為“國際健身文化交流語言”

據本次採風專家組組長唐萍介紹

每一支排舞都有一份獨一無二的舞譜

根據舞譜上的方向、舞步動作等描述

全世界的排舞舞者都能完成演跳

而歷次排舞採風活動

也編寫翻譯出不少英文版舞譜

為世界排舞注入了更多中國非遺元素

排舞採風是一項以排舞為載體

融合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

長期性文化挖掘與創新項目

自2013年啟動以來

活動通過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採風、

現場教學、聯合演出等形式

創編出有民族特色的排舞作品

探索排舞與傳統舞蹈

在舞步、音樂、表演形式上的結合點

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截至2025年

採風團隊足跡遍布

四川、湖南、雲南、西藏、寧夏等地

20餘個少數民族聚居區

走訪羌族、藏族、瑤族、侗族、回族等

30多個少數民族

創編《幸福羌寨》《扎西德勒》等

30余首民族排舞作品

形成了中國特色排舞套路庫

本次創編的《大理三月好風光》

靈感源自經典電影《五朵金花》

及熱播劇《去有風的地方》

創編中保留了白族傳統舞蹈

“沉、纏、旋、轉”等核心動律特點

並融入“霸王鞭舞”的典型動作

手持串銅錢彩棍

通過碰擊身體部位發出節奏聲

《蹬窩羅》取材於

阿昌族代表性傳統舞蹈“蹬窩羅”

這也是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曲目採用“蹬窩羅”傳統的

“蹉、跳、蹬、扭、轉”等標誌性元素

結合排舞舞步

使整首曲目剛勁有力充滿原始張力

展現阿昌族人民

從勞作到豐收的全景生活

《馬纓花》的創編

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彝族煙盒舞”為核心元素

融合了彝族文化基因與排舞形式

作品以滇南彝族傳統煙盒舞的

“彈、扭、擺、蹬”動作為基礎

融入彝族山歌旋律及方言唸白

生動再現了彝族青年

如馬纓花般熾熱的愛情

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表示

未來中心還將繼續

深化少數民族文化挖掘

推動排舞與更多傳統藝術形式

如與民歌、手工藝等結合

強化國際交流合作

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也推動多元璀璨的中華文化

舞遍全球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劉可熠 監製:姚潤澤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