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曉輝
在香港這片充滿活力與機遇的土地上,工商界一直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繁榮的核心力量。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我們香港工商界更應深刻認識到,與祖國同一陣線,是我們唯一且正確的選擇。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國家好,香港好,我們工商界才能好。
夏寶龍主任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時的講話,如同一盞明燈,為我們港澳工商界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他強調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素有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為國擔當、為國分憂。這份榮耀與責任,我們香港工商界同樣肩負在身。
回顧往昔,香港工商界在國家發展的宏大敘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我們將個人理想、企業發展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不懼怕外部的壓力與挑戰,勇敢地進行鬥爭。在投身國家發展的洪流中,我們貢獻了香港的力量,發展了香港的經濟,也成就了自身的事業。香港工商界在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進程中,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這充分證明,企業和國家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將企業發展匯入國家發展的浩蕩洪流,才能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然而,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霸凌行徑時有抬頭,香港這塊寶地、福地也面臨著外部勢力的覬覦和打壓。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香港工商界更應挺起脊樑,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資本無國界,但商人有祖國。沒有祖國的強大,就沒有我們企業的發展;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我們的企業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在風雨洗禮中,我們要淬火成鋼,展現出中國人的錚錚鐵骨,堅決抵制任何企圖分裂國家、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行徑。
夏寶龍主任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的“四點希望”,為我們香港工商界指明了具體的行動方向。我們要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當國家利益受損時,我們要挺起胸膛,堅守國家利益底線,自覺將自身事業與香港繁榮、國家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在受到制裁打壓時,我們要團結起來,展現出應有的風骨和氣節,絕不做“軟骨頭”。
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扎根香港繼續做大做強。香港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完善的法治體系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是我們發展的堅實基礎。我們要找準香港所需和自身所長的結合點,充分挖掘香港的優勢和資源稟賦,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同時,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我們也要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
我們要面向海外講好香港故事,旗幟鮮明唱響香港、唱響中國。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一國兩制”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我們要帶頭多宣傳“一國兩制”和香港的優勢,增強國際社會對香港發展的信心。要發揮國際聯繫廣泛的優勢,多邀請外國朋友來香港實地考察,多展現香港的活力與魅力,共同講好“一國兩制”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香港、認識中國。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會帶領特區政府、工商界和企業家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這讓我們倍感振奮。我們相信,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香港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下,我們香港工商界一定能夠團結一心,發揚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積極響應夏寶龍主任的四點希望,共同護航“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環保從業員總會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