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研究中國帶回的月球樣品是“至高榮譽”-紫荊網

英國科學家:研究中國帶回的月球樣品是“至高榮譽”

日期:2025-05-13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近日,人類時隔近半世紀獲得的首批月壤樣品中的一份,由英國開放大學行星科學家馬赫什·阿南德教授從中國北京帶回英國。

作為獲准借用中國嫦娥五號帶回月壤樣品的英國科學家,阿南德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能使用這一寶貴樣品開展科學研究是一種“至高榮譽”,他期待國際科學界繼續加強科研合作。

“過去20年來,我一直致力於研究美國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樣品等地外樣品。如今,能有機會對這些(中國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樣品展開科學研究,我感到非常榮幸,我覺得自己是這個星球上的幸運兒。”阿南德說,“這些樣品將為推動新的科學發現提供無限可能。”

2020年,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表面採集約1731克樣品,並由返回器帶回地球。2023年11月,中國國家航天局面向國際開放嫦娥五號任務月球科研樣品借用申請。今年4月24日,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國際借用申請結果,同意6個國家的7家機構的申請,包括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國科隆大學、巴基斯坦空間和外大氣層研究委員會、英國開放大學等。

“這次我們精心挑選了來自月球表面三個不同位置的樣品,每個樣品重20毫克。”阿南德說,這三個樣品雖然看上去很小,“但我們的科學儀器可以將其放大100萬倍甚至10億倍,變成巨大的顆粒”。

阿南德的團隊計劃藉助這些樣品進行一系列實驗,主要嘗試解答有關月球起源和形成,以及揭示太陽系中氫、碳、氮等元素的歷史。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日前在社交媒體平台祝賀阿南德獲准借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樣品,強調科學只有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才能取得進步,並期待中英之間有更多合作。

對此,阿南德表示“要感謝中國提供的所有支持”,希望這是中英科學家之間太空科研合作的新開端,期待這種擴大合作的勢頭能擴展到全球科學界。

阿南德強調,當前的世界存在許多衝突和分歧,科學合作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科學,尤其是行星科學,有助於將人們團結起來,跨越分歧和挑戰。”

“有些(科學)問題極其艱難和複雜。如果不合作,我們可能永遠無法進一步揭示自然界的真相。科學合作可以更有效地將各方聚集在一起併爲實現建設性目標而努力。我認為科學有這樣的力量。”他說。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江心雨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