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獨家】卜樂:橫琴制度創新 釋放澳門經濟發展新勢能-紫荊網

【紫荊獨家】卜樂:橫琴制度創新 釋放澳門經濟發展新勢能

日期:2025-05-14 來源:紫荊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卜樂

夏寶龍主任六日澳門行,不止於例行考察,更是為澳門發展把脈開方。在與社會各界交流中,他多次強調“居安思危”與“創新突破”並舉的發展理念,直指澳門經濟轉型這一時代課題。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經濟適度多元”與“橫琴合作區建設”成為此行反復提及的關鍵字,與岑浩輝行政長官最新施政報告形成戰略共振。

細審施政報告,“大力推進法律制度創新”置於橫琴合作區建設的首要位置,強調“在符合憲法和基本法的前提下,大膽改革、大膽探索、大膽突破”。這種“三個大膽”的表述,揭示出澳門特區政府對制度創新的決心與緊迫感。實際上,制度創新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鑰匙。

當前,橫琴合作區如何真正助力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核心挑戰在於制度壁壘阻礙了要素自由流動,導致了施政報告中直陳的“實體經濟發展不充分、企業實體化運作不足”等現實問題。破解這一難題,法律制度創新成為關鍵突破口。

施政報告提出的“推動橫琴法院聘用澳門法官擔任非常任法官”試點工作,正是這一創新的標誌性舉措。通過引入澳門法律專業人才參與橫琴司法實踐,不僅解決了跨境投資面臨的法律不確定性問題,更為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奠定基礎。這種司法互通機制,將大幅降低企業跨境經營的法律風險和交易成本,打通兩地要素流動的“最後一公里”。

夏主任在與澳區人大政協代表交流時特別強調的“創思維”,正是指向這種跨制度創新的思路。施政報告提出的“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模式,是對這一思路的巧妙轉化——通過制度設計,實現澳門的國際聯通優勢與橫琴的空間資源優勢互補。以中醫藥產業為例,產品可在橫琴生產但保持澳門認證,這不僅解決了澳門土地空間不足的瓶頸,還為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便利管道,形成“1+1>2”的制度紅利。

在金融領域,施政報告提出“優化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EF帳戶)體系”,進一步推動澳琴資金便利流動。這項創新將有效解決兩地貨幣管理體系差異帶來的跨境金融服務障礙,為澳門發展現代金融業提供制度保障。通過澳資銀行參與EF帳戶試點,澳門可充分利用其國際金融網路優勢,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吸引國際資本“引進來”,打造立足大灣區、服務全球的現代金融服務平臺。

須明白,制度創新的最終受益者是澳門居民,尤其是青年。橫琴合作區通過政策創新,為青年提供更廣闊的就業、創業和發展空間。長期以來,澳門年輕人面臨的就業選擇有限,而橫琴通過制度創新打造的產業新空間,將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舞臺,這恰與夏主任在考察中對年輕人“跳出舒適圈”的勉勵相合,所以澳門特區政府與民間包括媒體界應該更大力度推廣澳門的制度創新以及對於澳門青年長期發展的制度助力。

可以說,夏主任此次考察,為澳門深化橫琴合作區制度創新注入了強大動力。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通過制度創新打通兩地要素流動的堵點,澳門才能真正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開闢新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場關乎澳門未來的制度變革,也是“一國兩制”實踐的創新探索。同時在國際情勢快速變化的當下,尤其是包含關稅戰、匯率戰、金融戰等風險持續增強並未消除的情況下,澳門的主動破局更重要,一旦不抓住目前國家在貿易戰中爭取的窗口期來推動澳門的經濟多元改革,尤其是借助橫琴的地利來突破,2026以後將會面臨更加艱難的發展處境,特區新一屆政府要有非常強烈的憂患意識與超出過往的強執行力,需要知道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慢一分則危險多一分!

(作者係澳門區域與戰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紫荊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藍皓源 校對:楊晨 監製:張晶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