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剛:以“兩制”優勢增發展動能  以全球視野助國家戰略-紫荊網

嚴剛:以“兩制”優勢增發展動能  以全球視野助國家戰略

日期:2025-05-14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图片

|嚴剛

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澳門考察期間提出的四點希望,為港澳特區在新時期國際地緣政治環境下的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香港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超級聯繫人”,正處於由治及興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以宏闊的國際視野、以全面的國家發展大局維度審視自身定位,將“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在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優化治理體系等方面展現新作為,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一、築牢國安根基:構建新時代國家安全屏障

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秩序得到根本性扭轉,市民安居樂業,資本市場有序流動。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特區國家安全的風險依然存在。特區政府應當建立國家安全教育長效機制,將憲法、基本法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培養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司法機構需要加快建立與國家安全法相適應的審判機制,通過典型案例審理樹立司法權威樹立維護國家安全的全民意識。

在網絡安全領域,香港可借鑒內地經驗建立數據分類管理制度,對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實行分級保護。金融安全方面,需要完善反洗錢監測系統,建立與內地監管部門的情報共用機制,防止並組織境外勢力插手干預香港特區內部事務。特區政府可設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制度,邀請內地專家參與風險評估和預案制定,形成常態化風險防控體系。

二、釋放經濟活力:打造雙循環戰略關鍵節點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2023年港股市場連續七年位居全球IPO募資額榜首。特區應該積極發揮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金融優勢,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香港應當優化離岸人民幣產品體系,發展債券通“南向通”,探索建立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機制。綠色金融領域可推出碳金融衍生品,建設亞洲綠色債券定價中心,助力國家“雙碳”目標。

科技創新方面,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已聚集超過200家科研機構,香港需要突破跨境數據流動瓶頸,建立“白名單”制度允許特定科研數據跨境使用。知識產權保護可試行“港深聯合認證”機制,構建大灣區技術交易統一市場。特區政府應當加大創科基金投入力度,完善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培育本土獨角獸企業,讓創新科技產業成為香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三、深化區域協作:構建大灣區融合發展新範式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歷史性機遇,但要素流動仍存在制度性障礙。香港可推動專業資格互認從建築、會計向法律、醫療等領域擴展,建立跨境執業負面清單制度。基礎設施聯通方面,應加快實施“港車北上”計畫,探索深港機場軌道直連方案,構建“一小時優質生活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並以灣區融合為契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產業協同發展需要突破思維定式,香港科技園可與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共建“飛地孵化器”,實現研發-中試-量產全鏈條協作發展模式。金融合作可探索前海QFLP與香港LPF機制對接,建立私募基金跨境投資便捷通道。

四、提升治理效能:探索國際都會治理香港方案

基本法確立的行政主導體制優勢,是香港持續穩定發展的內在動力,需要優化行政立法關係,確保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實現施政過程全鏈條溝通。區域治理方面,應當賦予區議會更多民生事務決策權,建立“社區問題清單”督辦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形成上下一心的和諧社會,減少發展、特別是北部都會區發展中的阻力。

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碎片化問題,需整合現有的“智方便““轉數快”等平台,積極探索與內地支付寶、微信支付系統的兼容,構建統一數字身份認證體系。在應對老齡化挑戰方面,可借鑒深圳“時間銀行”經驗,建立跨境養老服務積分互換機制。特區政府需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治理人才,建立公務員大灣區掛職交流制度,提升跨區域跨體制跨文化治理能力。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香港需要以戰略思維重構發展邏輯。香港的未來不僅在於維持既有優勢,更在於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當香港將國家所需轉化為發展所長,把制度優勢變為治理效能,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貢獻新的力量,譜寫新的篇章。維護國家安全與提升國際競爭力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互為依重的組合拳,制度創新與民生改善應當形成良性互動,這正是“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的生動體現。

夏寶龍主任是次講話提出的四點希望,再次向港澳各界發出了拚經濟惠民生的強烈發展信心與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各界應該把握中美化解貿爭已經達成共識的發展契機,齊心合力,堅定發展信心,探索並創新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機制,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精準地對接國家發展規劃,發揮自身優勢,應變求變,在變局中開新局,實現可持續更長遠的穩定發展。

(本文作者係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安濤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