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清農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澳門座談會上提出的四點希望,不僅為港澳工商界指明方向,更為全球變局下的川港合作注入強勁動力。當前,中美貿易關稅戰持續膠着,全球化遭遇逆流,而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國際樞紐,正肩負着破局突圍、服務國家的雙重使命。廣大深耕四川的香港企業家們,更應立足川港協作優勢,以鬥爭精神堅定立場,以開放胸懷擁抱機遇,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書寫新篇章。
一、堅守“一國兩制”初心,以鬥爭精神捍衛發展根基
夏寶龍主任強調“鬥爭精神”與“立場清醒”,既是提醒亦是警策。近年來,美國頻繁以關稅壁壘、技術封鎖等手段打壓中國發展,香港作為國際貿易自由港,首當其衝承受壓力。在此背景下,香港同胞須清醒認識到:唯有堅定維護國家安全、捍衛“一國兩制”憲制秩序,才能為經濟繁榮築牢根基。四川省香港商會將始終團結在川港企,堅決支持涉港國安立法,共同抵制外部勢力干預,讓香港的法治優勢、自由市場優勢與國家主權安全同頻共振。
二、扎根川港協同優勢,以創新突破打開發展新局
四川作為西部經濟高地,正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加速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而香港的金融、法律、專業服務能力全球領先。兩地合作可將四川的先進製造、清潔能源、數字經濟與香港的國際資本、跨境貿易網絡深度融合。例如,藉助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四川企業可更高效對接“一帶一路”投融資需求;而香港科技企業亦可與四川高校、科研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在關稅戰倒逼產業鏈重構的今天,這種“香港國際化平台+四川產業縱深”的模式,正為雙循環發展提供新動能。
三、擦亮開放合作名片,以全球視野講好中國故事
夏主任提出“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恰與川港合作使命深度契合。香港企業家應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一方面推動四川白酒、熊貓文創、光伏產品等通過香港國際展會、電商平台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以香港為窗口,向海外展示中國西部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圖景。當前,美國竭力渲染“脫鉤斷鏈”,我們更需通過川港聯合招商、跨境品牌孵化等方式,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堅定信號,以事實破除西方偏見。
四、凝聚家國情懷共識,以實幹擔當服務民族復興
歷史反覆證明,香港的命運始終與祖國緊密相連。無論是抗戰時期的“東江縱隊”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港商北上”,愛國愛港精神代代相傳。今日,面對大國博弈的驚濤駭浪,香港同胞更需將個人事業融入國家發展。我們呼籲在川港企:主動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四川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積極投資鄉村振興,以綠色科技賦能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更要以香港國際化人才儲備,協助四川企業完善ESG治理,提升全球競爭力。
風高浪急,更顯砥柱中流。夏寶龍主任的講話為港澳工商界錨定了座標,而川港合作則是一張等待共同繪就的藍圖。讓我們以“一國兩制”為帆,以愛國情懷為舵,在破浪前行中詮釋香港擔當,在川江奔騰裡共鑄民族輝煌!
(作者係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 、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香港商會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