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兆麟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表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素有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光榮傳統,每逢重要關頭都挺身而出為國擔當、為國分憂,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對於每一位華夏兒女而言,愛國是本分、是責任、是使命。在我國發展歷史進程中,包括眾多港澳企業家在內的愛國商人前赴後繼,把個人理想、企業發展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不懼怕殖民主義者,不懼怕美西方打壓,勇敢地進行鬥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商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歷史大潮中,一代代港澳企業家將家國情懷深深融入血脈之中,生動展現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
以上闡述,說明港澳發展一直有賴工商界別以致高等教育學府一同拼馳,為國家實現偉大民族復興扮演着領航者、先導者、以致持份者的重要地位,以香港為例,上一代的工商界別領軍先驅以至國際知名學者卓越的學術成就和研究,為我們寫下“香江不朽名句”的精神,從高等教育學府在國際排名一直領先,去到愛國愛港商人為國家付出的貢獻,成績有目共睹。更重要,“資本無國界,商人有祖國”。哪一個企業的發展不是依託於祖國,沒有祖國的強大,哪來企業的發展;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就沒有企業的根。因此,港澳工商界企業家而是國高等教育學府的管理層,作為推動港澳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立場上必須要特別清醒、行動上要特別自覺,在風雨洗禮中淬火成鋼。
在認真聽取與會21位澳門工商界人士發言之後,夏寶龍表示,去年12月,習近平主席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活動並視察澳門,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科學擘畫“一國兩制”事業發展藍圖,為港澳發展領航指向。學習貫徹好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對於我們認清形勢、保持定力、堅決鬥爭,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在變局中開創港澳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土生土長,並一直參與高等教育以及工商界別發展的我相信,主動並積極吸引在外人才回流港澳發展,努力並持續引進海外高精尖緊缺人才到港澳發展乃為祖國發展的基石。如特首李家超在剛完結的中東訪問之旅,引以自豪地簡述,用好兩文三語,用好法律基礎,以致擴大現有的國際金融領先地位,亦是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的重要環節。以香港為家的我們,更要帶頭多宣傳“一國兩制”和港澳優勢,增強對港澳發展的信心。要發揮國際聯繫廣泛的優勢,多邀請外國朋友來港澳實地考察,多展現港澳的活力與魅力,共同講好“一國兩制”故事。
我們由莘莘學子到踏入中年,見證香港回歸祖國快將踏入30周年,見證國家對我們的包容、支持、以及無私的付出,我們更應“自動自覺”為我們的家,為我們的下一代,做大做強上述的工作,為我們國家的持續發展付出一點的綿力,集腋成裘,在開放、包容、多元的港澳奮鬥打拼,成就事業實現夢想。
(作者係國際關係學者、香港高科院客座教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