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譚岳衡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在澳門考察調研,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一是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二是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三是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四是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
夏寶龍主任兩年內至少7次訪港澳,或於深圳聽取特區官員匯報,與港澳工商界會面,體現了中央對港澳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聯繫到近期備受關注的“中美貿易衝突”這一時代背景,夏寶龍主任此行再次對工商界提出期望,更展現港澳工商界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突破國際圍堵中的關鍵作用,體現中央對於工商界發揮優勢和作用給予高度期望。香港工商界應遵循“四點希望”從三方面發力,助力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是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的獨特優勢,也是香港獨特地位的根基。工商界一方面需要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支持香港打造“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的中堅力量,從綠色化、數智化、科技化方面為內地企業出海保駕護航,提供專業服務,成為內地企業更高品質走向國際化的“加油站”以及“國牌出海”的啟航站,共同開拓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另一方面,香港工商界應旗幟鮮明反對外部勢力干預,以實際行動維護香港法治與營商環境穩定,面對國際輿情挑戰,工商金融界應以數據和案例反擊不實言論,在國際舞台說好香港故事,維護國家形象。
二是積極支持香港大力布局建設“國際基礎研發集群”,以創科為核心驅動產業升級,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綠色科技等國家急需領域,打造“香港研發+泛珠三角腹地轉化”的協同鏈條,同時推動傳統工商產業數智化、低碳化轉型。
三是在金融領域,多措並舉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推動制度創新和市場開放。尤其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當下面對地緣衝突加劇帶來的挑戰,人民幣資產作為避險資產迎來機遇期,香港應利用已有基建資源和人民幣流動性優勢,擴大國際投資者在港投資人民幣資產的便利化優勢,同時推動人民幣計價股票多元化發展,擴大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促進香港股票使用人民幣定價、交易和融資,強化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資產管理中心地位,鼓勵在香港發行更多人民幣計價的公募資管產品、私募資管產品等,加強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增強中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話語權。
(本文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