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抗動脈粥樣硬化新靶點-紫荊網

研究發現抗動脈粥樣硬化新靶點

日期:2025-05-15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記者5月11日從昆明理工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與重慶醫科大學攜手合作,在抗動脈粥樣硬化新靶點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揭示了信使核糖核酸加工因子RBPMS可增強動脈粥樣硬化和受損血管心肌素變體的轉錄平衡,有望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驅動的斑塊纖維帽形成和干預後再狹窄。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

動脈粥樣硬化作為衆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礎,危害巨大。全球每年約1800萬人因動脈粥樣硬化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離世,這些疾病往往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密切相關。目前的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主要包括調整血脂的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和改善心臟重構的藥物等。在後他汀時代,新藥物不僅要具備單一療法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還需展現出增量效益,這對研發新型藥物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科研人員探尋更精準有效的新靶點。

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教授蔣立虹和重慶醫科大學教授黃榮忠、孫陽等人合作,通過系統的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在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換中,信使核糖核酸加工因子發揮着關鍵作用。在人類和小鼠的動脈粥樣硬化動脈以及血管損傷模型中,該基因的表達與血管平滑肌細胞收縮標誌物呈正相關,可促進收縮表型分化,顯著減少高脂飲食的載脂蛋白相關基因敲除小鼠的斑塊帽形成,並抑制內膜增生。

研究進一步發現,在血管健康維護中,信使核糖核酸加工因子就像一把精準的“鑰匙”,能直接對接心肌素前體信使核糖核酸,讓血管平滑肌細胞更好地收縮,同時還能阻止血管平滑肌細胞不斷增殖。在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管和受傷的血管中,信使核糖核酸加工因子還能增加心肌素變體的基因產物比例,它通過既促進收縮又抑制過度生長的雙重調控方式,防止血管裡的斑塊變大、阻止血管在治療後再次變窄。

據介紹,上述發現為相關血管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全新的分子靶點,併爲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研發和心血管疾病治療帶來新思路。

來源:科技日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懿 校對:馬又清 監製:黎知明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