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完成海試-紫荊網

我國自主研發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完成海試

日期:2025-05-16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記者5月15日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公司自主研發的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海衛”系統完成入海測試,多項關鍵技術性能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標誌着項目進度取得關鍵突破。

據悉,“海衛”系統採用“無人船+水下自主遙控機器人+中繼器+光通信”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技術,其順利完成海試對推動我國深水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化、無人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图片
我國自主研發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海衛”系統進行入海測試。(海油工程供圖)

海底管道被稱為“海上能源生命線”,是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核心基礎設施。在深水海管鋪設作業中,海底管道初始部位與海床接觸的位置被稱爲着泥點,其運動狀態直接影響管道結構完整性和安全性,着泥點監測因此成為作業關鍵環節之一。

傳統鋪管作業水深超過200米時,需依賴多功能支持船釋放遙控水下機器人進行着泥點監測,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船舶交叉作業風險,還大幅提高了海管鋪設成本。

“海衛”系統的誕生不僅有望解決上述問題,還將為安全高效鋪管提供可靠數據支撐。系統設計作業水深達1500米。其中,深水鋪管監控用18米級無人船“守護者”,作為水面基站為水下中繼器和光通信提供能源和控制信號;1500米級深水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領航者”,抗流能力3節,續航能力可達10天,可自主識別並跟蹤高清晰度着泥點,通過水下無線光通信,無縫傳輸至指揮中心。

图片
我國自主研發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海衛”系統水下自主遙控機器人進行入海測試。(海油工程供圖)

“海衛”系統由海油工程聯合國內科研院所及企業共同開發,關鍵零部件全部自主研製。目前,“海衛”系統關鍵零部件經多次耐高壓測試,海管着泥點識別正確率高達95%。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