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靈
近日,的士業界以發信、請願等形式,呼籲政府加大對非法“白牌車”(即網約車)的打擊力度。可如今,在互聯網服務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下,網約車早已如繁星般遍布城市各個角落。全球諸多大城市已構建起成熟的網約車服務體系,內地大小城市的網約車更是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清晰地表明,有序放開網約車,乃是順應全球發展潮流的必然之舉。而內地與海外眾多城市的成功實踐也充分證明,網約車與傳統出租車這兩種業態,完全能夠攜手共進、和諧共生。特區政府理應加快立法步伐,對網約車進行科學規範的監管,營造一個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市民和遊客的出行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選擇。
事實上,本地出租車行業的服務質量長期以來飽受市民和遊客的詬病。隨著網絡短視頻的廣泛傳播,這一問題愈發凸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香港“好客之都”的美好形象。這便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市民和遊客傾向於選擇網約車出行的重要原因。深入探究,出租車行業服務質量欠佳的根源,在於行業內錯綜複雜的利益網絡以及“炒牌”現象。多年來,本港出租車牌照數量始終維持在約1.8萬個,這一長期穩定的數字,使得不少人將出租車牌照視為極具投資價值的商品。部分車行或投資者趁機囤積牌照,僅讓少量牌照投入運營,人為製造出租車短缺的假象,進而哄抬牌照價格。而那些早年以較低價格購入出租車牌照的司機,隨著牌照價格飆升,資產大幅增值,服務態度卻逐漸惡化。
其實,政府去年已批准五支出租車車隊,期望以此引入車隊的經營模式,推動出租車行業改革,提升服務質量,同時也為未來網約車平台的立法監管奠定基礎。然而,截至目前,獲批的五支車隊中,僅有兩支處於“試運營”階段,且提供的服務極為有限,其餘三支甚至未能在規定的7月底期限前投入運營。這反映出出租車業界對改革和新的經營模式似乎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科技飛速發展和市民、遊客出行需求不斷變化的當下,網約車和“點對點”出行需求已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倘若出租車業界不能積極進取、主動改革,政府就應當適時調整政策,適度放寬對網約私家車服務的限制,以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
實際上,內地的成功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2016年,內地出台《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網約車平台、車輛和司機設置了嚴格且全面的監管與准入標準,並通過交通運輸部、工信部、公安部等8個部門的協同合作,實現了全鏈條的聯合監管。與此同時,允許傳統出租車加入網約車平台接單,將傳統出租車納入網約車平台的“雙向評價機制”,並引入獎懲機制,充分聽取乘客的評價反饋。這一系列舉措實施後,出租車市場整體服務質量和監管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倘若本港出租車業界自身不願主動改革,政府就應積極作為,加快推動立法進程,妥善解決網約車合法化問題。或者,也可以借鑒深圳、紐約、倫敦等城市的先進做法,逐步取消出租車牌照制度,讓香港能夠緊跟國際潮流,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為香港市民和遊客打造一個更加便捷、高效、多元的出行環境,讓每一位出行者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