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萱:玩兒盡莫扎特的“魔笛”-紫荊網

周萱:玩兒盡莫扎特的“魔笛”

日期:2025-05-19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周萱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歌劇“魔笛”,極大的顛覆了傳統莫扎特原作歌劇風格,令觀眾有著十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甚至感覺是在香港地鐵上發生的故事,真是有趣。

故事背景原本設定在古老時代的埃及,王子塔米諾因誤入夜后的領域被大蟒蛇所困而暈了過去,之後夜后的三位侍女把他救活而發生連串愛情故事。不過,在藝術界橫跨話劇、音樂劇與歌劇領域的導演鄒爽,卻把塔米諾的神祕旅程,設計成始於月台,陌生人相遇別離、愛情與人際交錯的場所。三位侍女的角色從海報走出,列車化為巨蟒,外送員變身半鳥人,街頭藝人送魔笛給塔米諾作為護身寶物。鄒爽說,在香港製作新版《魔笛》令人振奮。這裡充滿活力與生機,故事中的神話特質與東方多元神話體系強烈共鳴。筆者感覺加上燈光、視頻佈景設計,舞台的呈現了科技氛圍極強的現代觀感。

在這樣的藝術緯度裡,《魔笛》仍再真實再現了莫扎特多元化的歌劇景象,表演以英語對白德語歌唱,序曲以奏鳴曲的形式開始,精美的弦樂聲華麗且流暢。女主角與捕飛鳥俠巴巴基諾的二重唱《那些感受到愛情的男人》,柔美旋律令人心情舒暢。巴巴基諾這個具有喜劇元素的角色,在第一幕中的《我正是一個捕飛鳥俠》唱出了德國民謠的基調,生動靈活、輕鬆愉快,他的詼諧也叫觀眾很快樂。

終於等到夜后出場,來自韃靼斯坦女高音歌唱家,精準演繹了花腔女高音詠嘆調史上數一數二的名曲,《噢,別發抖,我的愛子》及《地獄的復仇之火在我心中燃燒》,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節制的變化,極為華麗的唱腔,高低起伏、情緒起伏,炫技有度,都令觀眾聽得十分過癮。

還有六個扮演精靈的小演員,令人印象深刻,他們的聲音純真無邪與空靈,為整齣歌劇發出亮點,香港歌劇院兒童合唱團對歌劇的普及與傳承實在功不可沒。

是否喜歡這種穿越跨度極大的舞台設計意念因人而異,筆者感覺整晚似乎都是在聽歌劇選段,對故事的連貫性未有太過執著,而這些歌者的精彩表演,值得喝采!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李博揚 監製:張晶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