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為全球多數貿易夥伴設置的“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已快過半。不過據外媒稱,目前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進展依然緩慢。

據《環球時報》報道,18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會見媒體”節目採訪時表示,對於缺乏談判誠意的貿易夥伴,美國對其征收的關稅稅率將恢復至最高水平。這番強硬表態引發外媒解讀,英國《金融時報》稱:“這表明關稅談判已變得多麼緊張,與美國總統最近宣稱各國正急於與美國談判形成了鮮明對比。”
貝森特在採訪中透露,美國政府正專注於18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與它們達成協議的時機取決於對方是否“真誠”。他同時威脅說,對於缺乏誠意的國家,美方將致函并寫明關稅稅率,可能恢復到4月2日時的最高水平。貝森特還透露,對於許多較小的貿易夥伴,雙方可以直接達成具體的關稅稅率,“我的另一個想法是,我們將達成許多地區性協議——‘這是中美洲的稅率,這是非洲部分地區的稅率’”。
這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放風美國政府關稅動向進行的補充。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特朗普16日表示,各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貝森特會發出信函,主要是為了告訴人們“在美國做生意需要支付多少錢”。特朗普還稱:“有150個國家希望達成協議,但你不可能與這麼多國家逐一談判。”
然而,外媒稱,目前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進展依然緩慢。本月早些時候,英國成為美國政府發動貿易戰以來第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但未能取消適用於大多數商品的10%統一關稅。由於美國一直不願放棄對進口汽車征收的25%高額關稅,盟國日本多次表示遺憾,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公開表示,日本一家汽車製造商處於“每小時因關稅損失100萬美元”的狀態。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此前表示,歐盟將繼續尋求與美國通過談判解決貿易分歧,同時將推進與各成員國的合作,為在必要時采取可能的反制措施做好準備。
“中國在與美國進行關稅休戰會談中表現出的強硬立場,使一些國家相信,在與美國政府的貿易談判中自己也需要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彭博社18日報道稱,一周前中美髮表的聯合聲明顯示,儘管中國仍將面臨較高的關稅稅率,但相比此前的145%關稅稅率已大幅下降,“從首爾到布魯塞爾,各國政府都感到意外”。在中國的強硬談判策略贏得對其暫時有利的結果後,一些國家開始質疑目前采取的外交等手段是否有效。
彭博社稱,儘管官員們不願公開表示其態度有所強硬,但有跡象表明,一些國家已經意識到手中的牌比之前認為的多,“因此可以放慢談判的步伐”。比如韓國民調領先的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表示,沒必要急於與美國盡早達成貿易協議。報道還舉例稱,儘管特朗普表示印度準備降低對美國商品的所有關稅,但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表示,貿易談判還在進行中,“對此作出任何判斷都為時過早”。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19日在日本國會表示,在日美貿易談判中,日本不會因時間限制而損害自身利益。
在特朗普17日抨擊沃爾瑪大幅提價以應對關稅的舉動後,貝森特18日對NBC表示,他已與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倫進行交談,“沃爾瑪實際上會承擔部分關稅”。他同時承認,部分關稅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