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子的?-紫荊網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子的?

日期:2025-05-22 來源:健康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在影響健康的各類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影響最大,其貢獻率佔到60%。改變不健康行為,踐行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對健康的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將現代文明理念與健康科學知識相結合,形成一種既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又促進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具體而言,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生命客觀規律,有利於維護和促進個人全面健康,不損害他人,不破壞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關係,且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一切行為(活動)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包含諸多方面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主動學習健康知識與技能、養成健康的飲食運動習慣、培養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關注自身健康並做好管理、不斷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等。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從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三個方面提出了中國公民應知應會的66條知識和技能,第25至52條屬於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範疇。

主動學習健康知識和技能

主動學習健康知識和技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各類疾病、識別潛在的風險,採取預防措施;在面臨健康問題時,知道何時尋求專業幫助以及如何與醫護人員有效溝通;在突發疾病或出現意外傷害時,及時為自己或他人提供必要的救助;培養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要從官方渠道獲取健康知識和技能,並注意辨別信息的真實性。

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飲食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建議準備一日三餐。膳食以穀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粗細搭配,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每天飲奶300克或相當量奶製品、攝入15~25克大豆或相當量豆製品;低身體活動水平成人每日飲水1500~1700毫升;避免暴飲暴食和過度節食。

成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減少醃菜、腐乳、鹹蛋、醬肉等高鹽食品的攝入量;烹調油控制在25~30克,少吃油炸食品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烹飪多蒸煮、少煎炸;添加糖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少吃糕點、糖果等。

生熟食品分開存放和加工,生吃蔬果要洗淨,不生吃或半生吃肉、蛋類和水產品,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在家按需備餐,在外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

適量運動

健康成人每週至少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至少進行2~3次抗阻運動,如俯臥撐、平板支撐、啞鈴交替彎舉等。

減少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一次,簡單走動、伸展;或利用碎片時間放鬆,如頸部旋轉、肩部提拉等。

根據個人身體素質選擇運動時間、形式、強度及負荷;並注意觀察身體狀況,適時調整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戒煙限酒

不吸煙(含電子煙),避免長時間暴露於二手煙環境;吸煙者積極戒煙,戒煙過程中如出現不適,可尋求專業戒煙服務。

成人要限制飲酒量,不勸酒,不酗酒;兒童青少年、孕婦、乳母、慢性病患者及其他特殊人群均不應飲酒。

心理健康

採取樂觀、豁達的態度,把目標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如志願服務、興趣小組等,與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關係。

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學習並掌握應對壓力的技巧,如冥想、瑜伽等;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如繪畫、閱讀、音樂等,有益身心健康。

及時發現並處理負面情緒;遇到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時,積極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懷疑患有焦慮或抑鬱症,應主動就醫、規範治療。

講究衛生

做好手衛生,常洗澡、勤換衣,保持身體清潔;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和洗漱用具。

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和刷牙杯;餐後及吃零食、喝飲料後及時漱口。

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擋;科學佩戴口罩,在公共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

早、中、晚開窗通風,每次不少於15分鐘;注意定期清潔衛生,保持整潔;垃圾分類投放,減少環境污染。

睡眠充足

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做到順應四時、起居有常;成人每天睡眠時間需要7~8小時,高中生8小時、初中生9小時,小學生應達到10小時;建議每天23時前睡覺。

主動管理

掌握威脅生命健康的常見慢性病、重點傳染病的防控措施以及心肺復蘇術的基本步驟,學習如何處理常見外傷,如切割傷、擦傷和扭傷等。

定期體檢,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健康問題;生病後及時就診,積極配合治療、遵醫囑用藥。

遵守交通法規,戴頭盔、系安全帶;不超速、不酒駕,減少道路交通傷害。儘量選擇步行、騎行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碳排放。

來源:健康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懿 校對:馬又清 監製:黎知明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