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中的中醫智慧-紫荊網

飲食中的中醫智慧

日期:2025-05-22 來源:人民政協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在健康意識日益提升的當下,中醫養生理念愈發深入人心。近日,國家中醫藥局召開了“飲食中的中醫養生”專題發佈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憑藉其多年在食療營養領域的深厚積澱,為大家帶來了實用且易懂的中醫養生飲食知識。

冬病夏治,飲食先行

“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效果顯著的療法。”王宜介紹,“冬病”指的是那些好發於冬季,或者在冬季病情會加重的疾病,像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及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有中醫所說的脾胃虛寒等病症。而“夏治”,則是趁夏季這些疾病症狀有所緩解時,進行辨證施治,以此預防冬病復發,減輕疾病症狀。從中醫理論來講,“春夏養陽”“長夏勝冬”,體現了人與自然統一的整體性。夏季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經脈氣血運行充盈,毛孔擴張,利於藥物吸收。此時治療寒性疾病,能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

“在飲食方面,夏季雖熱,但人體陽氣浮於外,內裡相對虛寒,可適當食用溫熱性食物,如羊肉、桂圓、韭菜、生薑等,以此溫補陽氣;同時,夏季暑熱易傷脾胃,應注重健脾利溼,多吃薏米、白扁豆、紅豆等食物,維持脾胃正常運化功能;天氣炎熱出汗多,還需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多選擇水分充足、維生素豐富的果蔬類食品。”王宜提醒,一定要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體質施膳,選擇合適的飲食調養方式。

藥食同源,合理應用

如今,中藥飲品、中藥冰淇淋、中藥麵包、中藥月餅等中藥食品不斷走紅。王宜表示,這類食品在專業範疇裡被稱為藥食同源或食藥同源的膳品。應用這類膳品時,要嚴格遵循國家規定的藥食兩用物質的範圍,運用“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中醫原則,充分發揮其調理價值。

王宜舉例說,在夏季,人們喜歡開低溫空調、吃寒涼食物,易造成“人造風寒”,此時可用生薑、紫蘇葉、蔥白煮水做代茶飲;脾胃虛弱導致胃口不好、積食、肚子脹,可選用山藥、麥芽、山楂等健脾益氣的食材;小孩吃肉過多,提前煮些麥芽山楂飲,能消食、健脾,預防積食;吃了過多冰冷食物、飲料導致拉肚子、肚子不舒服,可用陳皮、生薑煮水來溫中祛寒;心火肝火旺盛,小孩出現煩躁、情緒不好、睡覺不安,尤其在季節變化時,可用麥芽平肝疏肝,搭配燈芯花、蓮子心等煮水或煮湯飲用。

食養助眠,好夢常伴

如今,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睡眠質量已成為大衆關注的焦點。“睡眠是人體修復精力與體力的關鍵生理過程,當大腦皮質受精神緊張、疾病等因素干擾,正常抑制過程被打破,失眠問題便隨之而來。”針對這一困擾衆多人的難題,王宜從食療角度出發,分享了科學的飲食建議與實用藥膳配方。

王宜介紹,改善睡眠的核心在於運用具有安定神志作用的食材與藥食兩用物質,通過日常飲食調理心神。在日常飲食中,首先應保持食物多樣化,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減輕腸胃負擔,避免因消化不良影響睡眠;其次,可適當增加百合、蓮子、桂圓等具有補心安神功效的食材攝入,從飲食源頭滋養心神;此外,晚餐要注意節制,避免吃得過飽或過晚,睡前更不宜進食或大量飲水,防止腸胃不適及夜尿頻繁干擾睡眠。

基於多年臨床經驗,王宜推薦了三款簡單有效的安神藥膳:

酸棗仁黃芪小米粥:精選酸棗仁、黃芪與小米,先將酸棗仁、黃芪煮汁,再取湯汁熬煮小米。此粥尤其適合晚餐食用,對於心氣虛導致的健忘失眠有顯著改善效果。黃芪補氣昇陽,酸棗仁寧心安神,搭配健脾和胃的小米,三者協同,為疲憊的身心注入安定力量。

蓮子瘦肉湯:以瘦豬肉與蓮子肉為主要原料,將豬肉切片或切丁,與蓮子一同燉煮,調味後於晚餐享用。這道湯適合失眠且伴有氣短乏力的人群,蓮子養心安神,瘦肉滋陰潤燥、補氣養血,一碗熱湯下肚,既補充營養,又能安撫躁動的心神。

胡桃肉黑芝麻粉:將胡桃肉與黑芝麻炒熟研碎,可根據個人口味調味,每日食用一湯勺,對心悸失眠有良好調理作用。黑芝麻補肝腎、益精血,胡桃肉補腎固精、溫肺定喘,二者搭配,既能安神助眠,又能為身體補充營養,是日常調理的便捷之選。

來源:人民政協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懿 校對:馬又清 監製:黎知明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