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菁英會·菁英幗聚委員會5月20日日舉辦“香港婦女身心健康及權益現狀調查報告新聞發佈會”及“助力100女性‘愛自己’系列活動閉幕禮”。藉著閉幕禮總結過去數月‘愛自己’系列活動於社區的貢獻,同時更發表近1000名女性受訪者的調查結果,反映現今本港女性在心理健康、經濟保障及醫療支援方面所面對的多重挑戰。

調查揭示:心理壓力與經濟困境為核心問題
是次調查由香港菁英會·菁英幗聚委員會、盈善最樂、新青年論壇以及學友社聯合發佈,問卷研究指導單位代表包括:香港菁英會·菁英幗聚委員會主任兼盈善最樂會長歐陽鳳盈、新青年論壇代表兼麗港城麗賢社主席張洛琳以及學友社執行總監梁國成。調查顯示,51.2%女性認為心理健康是當前最大威脅,遠高於職場歧視、家庭暴力及性別刻板印象,但僅4.8%曾尋求專業支援,反映心理服務需求大、使用率低。經濟方面,36.9%女性無私人存款,單親婦女更達61.9%;健康方面,只有50.2%女性定期體檢,單親婦女更低至20.6%。在運動習慣上,全職女性維持頻繁運動者僅30.4%,為最低,而家庭主婦最高達60.4%,顯示職場女性面對更大身心平衡挑戰。
歐陽鳳盈:愛自己,是女性最重要的課題
本次活動召集人、籌備委員會主席、菁英幗聚委員會主任歐陽鳳盈在致詞中表示:“在過去幾個月裡,我們走訪了十個地區,深入社區,傾聽1,000位不同背景女性的心聲,包括非華裔女性。每一次訪談都讓我體會到:愛自己,是每位女性一生都需學習的重要課題。今天5月20日(520),正是一個象徵‘我愛你’的日子,在這個日子裡,我們要更提醒自己:先學會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他人。”曾鳳珠:婦女權益是道德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命題香港菁英會永遠榮譽主席兼廣東省婦聯港區代表曾鳳珠指出:“婦女權益與健康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核心,也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報告尤其指出女性從生理到心理的全週期關懷需求,包括孕產健康、生殖權利,以及對乳腺癌、子宮頸癌等疾病的關注。”她強調:“婦女議題不僅是道德命題,更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石。根據麥肯錫研究,性別平等將可帶動全球經濟增長達12萬億美元。我們必須打破結構性歧視,讓女性真正參與並受惠於社會發展。”
香港菁英會:推動政策改革,助力女性“愛自己”
香港菁英會主席林智彬致歡迎詞表示:“婦女是家庭與社會不可或缺的支柱。保障她們的權益與健康,是推動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香港菁英會將持續向政府及社會反映訴求,推動政策優化,並透過社區活動、健康教育及支援服務,助力女性‘愛自己’,活出精彩人生。”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高松傑在致辭亦表示,親身見證多場“愛自己”系列活動的舉行與推展,深感團隊在過程中的成長與凝聚,亦看見她們對女性群體的積極貢獻,無論在倡導健康、權益教育或社區連結方面,均展現出強大的力量與影響力。
出席是次活動的嘉賓陣容鼎盛,包括香港菁英會主席林智彬、永遠榮譽主席兼廣東省婦聯港區代表曾鳳珠、副主席兼菁英幗聚委員會監事長高松傑,以及菁英幗聚委員會顧問王嘉恩博士(全國政協委員)、吳靜怡(全國政協委員及全國婦聯執委)與梁國成(學友社執行總監)。活動召集人及籌備委員會主席歐陽鳳盈聯同多位委員及地區召集人亦有出席,包括李穎妤(離島長洲)、郝運(港島南)、李慧慈(元朗)、吳清清(港島東、東區區議員)、楊玉梅(港島中西)、黃綺霖(油尖旺),展現社區婦女的廣泛參與。此外,多位關注婦女及青年事務的社區領袖亦親臨支持,包括譚金蓮(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婦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及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譚德開(元朗區議員、西貢將軍澳婦女會總幹事)、張洛琳(麗港城麗賢社主席)、謝凰姿(香港東區各界協會婦女事務委員會召集人)、梁美霞(菁英幗聚之友)、陳易聰(青年宿舍委員會副主任)、何庭康(學生事務委員會主任)與莊冬瑩(學生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助力100女性‘愛自己’系列活動”歷時數月,於港九新界離島包括非華裔女性專埸十個社區展開,透過健康講座、法律諮詢、心理支援等多元方式,提升女性的自我關注與自信。隨著本次新聞發佈會及閉幕禮圓滿舉行,活動也正式劃下句點。未來,香港菁英會·菁英幗聚委員會將持續聚焦女性權益,促進政策改革,創建更關懷、更包容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