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資源合理分配 保教育核心競爭力-紫荊網

集中資源合理分配 保教育核心競爭力

日期:2025-05-27 來源:橙新聞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有消息指,為緩解財赤壓力,政府擬削減公營中小學撥款及調整中學開班線。其中營辦開支自今年9月新學年起將不再按照通脹上調,且總額將削減10%。以一間開設24班的小學或中學來計算,所獲津貼每年將減少60萬元至80萬元。

疫情以來,政府連續幾年實行擴張型財政政策,令財政儲備大幅下降;加之其後政府賣地收入低於預期,以及全球局勢動蕩等客觀因素,令財政一直未能達到收支平衡。政府在努力開源之餘,節流亦無可避免。

削減營辦開支及調整開班門檻不僅是財赤之下的無奈之舉,亦是應對少子化這一社會現實的必要手段。近年來,香港生育率低迷,小學生人數連年下降,五年間減少超過5萬人,不少學校都面臨開班人數不足而帶來的“殺校”壓力,可見未來學齡人口結構性縮減已是不爭事實。政府擬調整中學開班線或會加劇“殺校”壓力,但長遠來看,在學生人數減少及財政緊絀的雙重壓力下,唯有集中資源、合理分配,才能保障香港教育的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許多學校都不會用盡每年的營辦津貼,而往年盈餘的津貼料可確保公營中小學的運營在短期內不受影響。學校本身亦並非只有政府津貼這一項財政來源,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校方可通過聯絡商界或其他團體贊助教學活動或租出學校場地等方式增加開支,與政府共度時艱。同時,調整撥款可促使校方重新審視開支架構,節約教學以外的行政開支,有利於實現學校財政的可持續運作。

客觀上,此次調整雖會令公營學校每年減少幾十萬元的收入,但根據教育局去年發布的運用指引,營辦開支主要涉及學校行政與後勤方面,例如聘請編外員工減少教師非教學工作量、提供資金支援學校大型活動以及支援學生參與各類學習活動或比賽,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十分有限,更不會阻滯學校正常運營。

業界對津貼削減大致接受,亦認同短期內不至對本地學校造成負面影響。有人倡議政府放寬非本地生以自費形式入讀津校並配合提供家長陪讀簽證等,但這些學生是否可以參加DSE考試、其學籍最終如何歸屬以及是否可以享受華僑生聯考待遇等又會牽涉諸多爭議,當局對此類提議應慎之又慎,以免增加矛盾。

向教育“開刀”相信是情非得已,政府一方面要加強與辦學團體及校方代表溝通,了解新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困難,協助學校有序平穩過渡,以及根據總體反饋適當調整方案;另一方面,政府須呼籲商界在舉辦內地交流團、研學活動等領域承擔更多責任,緩解校方在這些方面的開支壓力。

(原文來自橙新聞評論室,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橙新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藍皓源 校對:楊晨 監製:張晶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