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般咸道官立小學主辦的「踏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之旅」在港舉行。今次學習之旅隸屬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研究中心「成長易:高效能中文學習及幼小銜接(網絡支援)」計劃;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3月上旬般咸道官立小學中文科老師先帶領六年級學生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其後挑選以及培訓六年級學生成為導賞員;第二階段4月底,六年級導賞員會帶領二年級同學再次參觀博物館,並設計一系列結合中國語文、常識及視覺藝術的跨學科活動,以此透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提升表達能力、領導力及自信心。

跨年級協作 實踐知識傳承
當日,在般咸道官立小學六年級學生組成的導賞員帶領下,為二年級同學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內的諸多歷史文物;六年級的小小導賞員陳愷俊同學表示:「導賞活動讓我認識了很多關於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的知識,令我獲益良多。這次我和老師『互換』了身分,變相我帶着二年級同學去做導賞。我還穿了古裝,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好像現代人和古代人交流。在導賞的過程中,我和拍檔遇到很多趣事,也令二年級同學們聽得很開心。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再參加導賞活動。」

二年級的林翎菲同學說:「透過這次活動,我認識了博物館裏不同的展品,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作為中國人,我感到很驕傲。」黃安禹同學亦指出:「我會宣揚中華文化,令更多人認識中國的文化。」
突破傳統教學框架 深化學習體驗
般咸道官立小學李明佳校長表示:「學校一直積極推動中華文化教育,除了結合跨科協作與高效能教學策略外,亦深化學生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的理解,並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活動,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國寶魅力,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
是次活動除了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探索外,更融入價值觀教育,強調「孝親」與「國民身分認同」。陳曉虹副校長指出:「學校除了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外,亦重視品德修養、公民意識及國民身分認同。」中文科科長何慶文主任表示:「我們希望透過活動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多元化活動及跨學科學習,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

負責是次活動的中文科主任黃茵淵老師指出:「活動突破傳統語文教學的框架,將語言學習與歷史、藝術及文化結合,為學生帶來豐富深刻的學習經歷。這種『大手牽小手』的互動模式不僅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表達技巧及團隊協作精神,更讓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