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過的炎症 千萬別輕視-紫荊網

人人都有過的炎症 千萬別輕視

日期:2025-05-27 來源:錢江晚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提起發炎,人人都經歷過。鼻炎讓人噴嚏不斷,牙齦炎讓人吃飯不香,扁桃體炎更是能讓人高燒不退……雖說炎症常伴隨着紅腫、熱痛,但大多數人覺得“扛一扛就過去了”,畢竟炎症消退後,又能活蹦亂跳。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炎症是輕量級的疾病。殊不知,多種疾病的源頭都是炎症,甚至包括腫瘤。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根據近年來各國新發癌症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球1/6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些感染便是人們俗稱的炎症。

所以,長期的慢性的炎症,得不到重視,真的有可能變成癌症。

炎症距離癌症

可能只有“三步之遙”

67歲的吳老漢(化名)腹部隱隱作痛,一直沒當回事,小酒照喝。

直到同村有人因肝癌過世了,對照了一些症狀,他慌了。果不其然,到醫院一查,肝癌晚期。腫瘤十多釐米,只能先進行免疫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吳老漢很痛苦,也很疑惑:之前沒有症狀,怎麼會生病的呢?

很快真相浮出水面:他一直都有乙肝大三陽。

“他這麼多年的乙肝,一直不自知,也不治療,還大量攝入酒精刺激,發展成肝癌一點也不意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唐翠蘭主任醫師說,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經過統計,85%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

炎症距離癌症有多遠?

事實上,一般只需要三步。比如從肝炎發展到肝硬化,再演變成肝癌。

唐翠蘭解釋,乙肝病毒感染後,肝細胞反覆損傷和修復,最終形成肝硬化。在整個過程中,把病毒基因片段整合到正常細胞基因片段裡,從而造成細胞突變,形成腫瘤。有研究顯示,一部分肝癌是由於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破壞肝細胞而引起的無菌性炎症,細胞在炎症長期浸潤下突變,最終導致肝癌。約70%的肝癌患者有肝硬化背景。除了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導致的肝癌外,長期的脂肪性肝炎也可能導致肝癌。

因為肝病的“悄無聲息”,常常被發現時已經非常嚴重了。

目前,已經有不少文獻和證據顯示,除了肝炎,還有多種慢性炎症會進展為癌症。

唐翠蘭列舉了胰腺癌,進展的“路徑”和肝癌相似,從發生急性胰腺炎開始,如果不徹底治癒、反覆發作,可能導致慢性胰腺炎;後面還會出現胰腺假性囊腫,多繼發於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損傷,若沒有及時發現或治療,極有可能導致胰腺癌的發生。

常見的還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加以干預,又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進展為胃癌的概率就會增高。另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轉變為癌症的概率更大;牙周炎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之一,還與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的發病風險升高有關。

當炎症反應超範圍

會成為多種疾病的土壤

當然,不是所有的慢性炎症都與癌症有關。

炎症是我們身體免疫系統最強大的武器之一,可以隨時發生於各個組織和器官。

當機體遇到外界有害生物體侵襲時,會產生免疫反應來消除這些致炎因子。部分免疫反應是清除外來“入侵者”並促進受損傷組織快速修復的,會造成炎症反應。“當炎症反應超出一定作用範圍,那就成為多種疾病的共同土壤。”唐翠蘭說。

比如說糖尿病。炎症反應會通過氧化應激機制,引起血管和組織中內皮細胞損傷,影響胰島素在組織中的轉運和吸收,從而誘發胰島素抵抗。炎症刺激會使得脂肪細胞代謝異常,太多炎症因子的分泌繼續損害胰島細胞,加快糖尿病發生、發展,進入惡性循環。

再比如說肥胖。“脂肪細胞可以產生導致炎症的化學物質。太多脂肪堆積,脂肪組織巨噬細胞浸潤可使得低度炎症狀態進一步加劇。”唐翠蘭解釋。

除此之外,還有睡眠和情緒問題。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睡眠醫學科副主任劉文娟的門診中,來了一名中年患者,戴着口罩,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一詢問才得知,她患上了病毒性感冒,“水泥封鼻”,後續合併了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已經吃了消炎藥了。這不是主要問題,自從感冒後,我連續四五天都睡不着覺了,現在只要上牀,我就開始擔心自己能不能睡着。”患者很苦惱。

劉文娟說,這就是典型的連續炎症誘發的睡眠障礙,從而影響到了人的情緒,情況嚴重的話還會誘發抑鬱症。“同時,因為睡不好,心情低落,導致身體內的炎症因子升高,加重了睡眠障礙和情緒問題,形成了一個惡性的閉環。”

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都有睡眠問題,兩者一脈相承。劉文娟說,根據權威雜誌《Cell》的文獻,有研究已經證實,長期睡眠剝奪會導致大腦釋放一種叫前列腺素D2的物質,引發全身劇烈炎症反應(類似細胞因子風暴),進而導致器官衰竭。同時,體內炎症水平較高的抑鬱症患者,在面對炎症刺激時更容易出現快感缺失症狀。

在她看來,治療疾病的第一步,要追溯疾病的根源。“無論是什麼部位的慢性炎症,都會在體內悄悄地滋養着,像個定時炸彈。所以對付炎症,我們要快一步。”

來源:錢江晚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懿 校對:馬又清 監製:黎知明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