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擴圍、新一輪試點任務同步出爐,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發布,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近期以來,中國對外開放動作頻頻,“擴圍”“升級”等成為重要關鍵詞。業內專家認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巨大不確定性,中國一個個開放舉措擲地有聲,為各國企業提供了穩定可預期的投資發展環境,也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更多確定性。
日前,商務部印發《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圍繞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部署16條措施。
記者注意到,這也是落實國務院部署的具體舉措。5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有關舉措,指出“要深入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表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自設立以來,始終是推動吸引外部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歷經40餘年發展,已成為全國範圍內帶動產業升級、優化供應鏈布局、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核心引擎。“從國內發展和國際環境來看,在當前形勢下,國家級經開區建設改革創新的深入推進,有利於中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也將為各國企業共享中國大市場,尤其是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作為中國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重要平台,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也在提速加力。國務院近期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從重點服務領域開放、產業創新發展等多個維度,明確了155項試點任務。比如,在電信領域,試點任務中包括取消應用商店、互聯網接入等服務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等試點內容。
《工作方案》還明確“擴大試點範圍”,在現有11個試點省市基礎上,新增大連、寧波等9個試點城市,覆蓋了中國東、中、西、東北地區,形成中國當前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區域代表性格局。
另外,自貿試驗區建設提升戰略也在加緊推進。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因地制宜擴大改革任務授權,根據產業發展實際需要優化調整區域布局範圍,穩步推動成熟自貿試驗區提升能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不僅在加緊國內開放平台建設的“擴圍”“升級”,還致力於推動區域開放合作平台的“升級”。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以線上方式舉行,雙方經貿部長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3.0版升級在現有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基礎上,全面拓展新興領域互利合作,加強標準和規制領域互融互通。
在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袁波看來,談判的全面完成標誌着向簽署升級議定書的目標又邁出關鍵一步。她還表示,打造高水平的區域開放合作平台,有助於進一步釋放區域經貿合作的巨大潛能。同時,中國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將為企業提供穩定可預期的合作環境。
這些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5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2025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吸引了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136個機構,包括外國政府機構、境外商協會、在華外資企業的代表等外方代表近400人蔘會。
會場內外,“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將持續投資中國,參與中國經濟增長和創新”等被屢屢提及。
巴西企業書贊桉諾中國業務與戰略全球執行副總裁馬欣榮表示,中國有非常成熟的金融生態體系,經濟穩定發展。“受益於金融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書贊桉諾不斷提升在中國的金融業務,不僅服務自身企業發展,也服務於企業在全球其他地區的發展。”
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表示,當前澳大利亞公司希望實現業務多元化,而中國正是很好的目的地。他透露,有70%的澳大利亞公司將中國視為優先投資目的地。
深耕中國38年的施耐德電氣也表示,中國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更加堅定了其在華髮展信心。相信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施耐德電氣將通過技術、生態、管理的“三重創新”,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這些從側面印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信心和支持。反映在數據上,商務部統計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832家,同比增長12.1%。
袁波表示,隨着中國更高水平開放的推進,中國大市場將為更多企業提供機遇,有力促進合作共贏。(記者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