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健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將在5月30日訪港出席《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標誌著國際調解院這一重要國際組織即將正式成立,並將總部設於香港。這一重大決策不僅體現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高度信任與支持,更凸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為其在國際法律與爭端解決領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國際調解院的落戶,將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鞏固其作為亞太區乃至全球法律及仲裁服務中心的角色,同時彰顯中國推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決心。
國際調解院的意義與功能
國際調解院是繼海牙國際法院和常設仲裁法院之後,又一個高層次的國際爭端解決機構。與傳統的訴訟和仲裁相比,調解更注重通過協商達成共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靈活性強的特點,符合當今國際社會對和平解決爭議的普遍期待。國際調解院的成立,是中國倡導“以和為貴”理念的實踐,也是國際社會對多元化爭端解決機制需求的回應。
調解院的設立,將有助於各國在經貿、投資、海洋權益等領域的爭端中,找到更具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避免對抗性法律程序可能導致的長期僵局。香港作為調解院總部,將直接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與實踐,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
香港的獨特優勢:法治、人才與國際化環境
國際調解院選擇香港作為總部,絕非偶然,而是基於香港長期積累的法治優勢與國際化的專業服務能力。
首先,香港擁有成熟的普通法體系,司法獨立且備受國際認可。香港法院的判決在多個普通法國家和地區具有參考價值,而香港的仲裁裁決更因《紐約公約》而在全球160多個司法管轄區可執行。這種法律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為國際調解院的運作提供了堅實基礎。
其次,香港匯聚了大量精通國際法、商事調解及跨境爭議解決的專業人才。本地的法律界、仲裁機構(如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以及大學法學院長期致力於國際法律研究與實踐,能夠為調解院提供高水平的專業支持。此外,香港的律師、仲裁員和調解員普遍具備雙語(中英文)能力,並熟悉不同法律體系,這使得香港成為連接東西方法律實踐的理想橋樑。
再者,香港的營商環境高度開放,資金、信息自由流通,金融及專業服務配套完善。跨國企業、國際組織及法律機構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或辦事處,形成了一個高度國際化的法律與商業生態圈。調解院在此設立總部,可便捷地與各國政府、企業及專業機構互動,提升其全球影響力。
提升香港國際地位,貢獻全球治理
國際調解院的落戶,對香港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它將吸引更多國際法律機構、調解專家及相關服務業匯聚香港,帶動本地法律、金融和專業服務的發展。另一方面,調解院的案例實踐將豐富香港的國際法經驗,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亞太區爭端解決中心的地位。
從國家層面看,香港作為國際調解院的總部,將助力中國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中國一直倡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而調解院的設立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香港憑借其國際化平台,可協助調解院推廣“東方智慧”,促進國際社會對協商調解方式的認可,為構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
結語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是中央政府對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肯定,也是香港法治優勢和國際化能力的體現。未來,香港應把握這一機遇,進一步完善法律及調解服務配套,吸引全球頂尖法律人才,使國際調解院成為具有廣泛公信力的國際機構。同時,香港也需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促進國際法律合作,為國家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支撐。這一重大發展,不僅將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更將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法治・教育科技促進會會長、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